汕头:南澳“头水”紫菜迎来采收旺季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2-14

  

  近日,汕头南澳头茬紫菜陆续出水,各个紫菜养殖场、加工场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养殖户们抓住晴好天气,收晒今年的“头水”紫菜,期待已久的收获如期而至。

  紫菜,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又被称为“神仙菜”,其中又以“头水”紫菜风味最佳。南澳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这里地处东海与南海交汇处,寒暖流交融,没有工业污染,出产的紫菜质优味美,色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南澳“头水”紫菜,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紫菜要成为餐桌上的美食需经过打捞、剪割、清洗、晒制、包装等多道工序。在南澳县前江湾码头,可见一艘艘小船载着挂满紫菜的绳排不时停靠在码头,农户们用简易的吊机将一捆捆绳排吊起放入三轮车中,三轮车再将绳排运往晒制场剪割、清洗、晒制。

  紫菜晒制场景充满了烟火气息。位于南澳县隆深路与后雄路交界处的紫菜晒制场,密密麻麻晾晒着已经制作成饼状的紫菜。在炙热的阳光和干燥的北风作用下,紫菜水分快速蒸发,四五个小时的晾晒,紫菜收缩变黑变脆。阳光下,10余名头戴斗笠的农户坐成一排,她们一边聊着家常,一边麻利地用手把圆环里的紫菜码成饼状。

  “‘头水’紫菜从11月底开始收割,收割前一个月我就已经接到了许多人的电话,都是订购‘头水’紫菜的。”南澳县后宅镇养殖户、聚源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仰东从事海产养殖已经10年,是紫菜养殖的一把好手,他从开始收割后的7天时间内已经收获了约1300公斤紫菜。他说,为了最大程度保留紫菜的营养和口感,南澳的紫菜都是天然晒制,阳光的照射和海风的吹拂,慢慢地带走紫菜的水分,只留下鲜美。

  据悉,南澳主要的紫菜养殖地有后宅海域、长山尾海域和云澳海域,这三个片区有40多个紫菜养殖场,每个场有350亩左右的养殖面积。为了保护消费者和养殖户的合法权益,2017年,南澳紫菜协会不仅为养殖户制定了指导价,还更换了紫菜包装。全县的紫菜养殖场按片区序号划分为:后宅01片区16场,长山尾02片区10场,云澳03片区17场。片区序号标记在紫菜外包装上,用于区别产地而非质量排名。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南澳县市监部门也在指导推进“南澳紫菜”地理性标志商标申注工作。今年,“南澳紫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实现了汕头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领域零的突破。

  看着晒满院子的紫菜,何仰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是属于南澳人丰收的冬天。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ncfsj/content/post_36944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