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增收致富的好带头人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0-19

——记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镇东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马殿春

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镇东新村位于镇区北部15公里处,是原东新乡政府所在地,1999年6月并入天桥岭镇后,成为天桥岭镇的行政村之一。目前全村共586户,1896口人,其中外来户近220户,人口580人,村内现有党员37人。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特别是2007年前,该村大多数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大豆、玉米等常规农作物为主,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6亩),人均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增长幅度不大,村集体经济也比较薄弱。

一个家庭也好,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地区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带头人。

2007年3月,马殿春被村民推选为东新村村委会主任。上任初期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很沉重,村民期待的目光让他重新定位他的思想,他想只有真正让广大村民都富裕起来,才不会辜负村民对他的信任,于是他把目光放在了发展黑木耳产业,强村富民上来。东新村是种植黑木耳产业较早的村,村内大多数村民都以种植黑木耳为主,村民也因此逐渐富裕起来。为进一步壮大黑木耳产业,使之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首选,他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申报项目,累计争取资金500余万元,先后建设了两处黑木耳摆放基地,总面积32公顷,修建了4000多米砂石路,打井65眼,争取30多座灭菌锅、及锯末粉碎机、水泵等食用菌生产配套设备。为提高菌农生产技术,他邀请县农村实用技术教育中心(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每年都聘请专家到村里举办新型职业农民食用菌培训班,几年来累计培训指导2000余人次。并分批组织木耳种植户学员先后到省内外食用菌实验实训基地进行参观考察,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大大提高了菌农的生产技能。另外,在木耳采收季节还同省内外多方联系工人,解决用工难的问题,并统一用工价格。经过努力,东新村的木耳产业快速发展,由原来的不足500万袋,发展到现在的2100万袋,总产量828吨,产值6300万元,仅木耳一项村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1万余元,木耳产业成为东新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2008年5月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0年他又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决心不仅要让广大村民富裕起来,更要让党员担负起带领村民致富的责任。为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在他的倡导下,2011年春季,村党支部召开了“如何发挥党员作用,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专题会议,会上讨论的焦点最终转到了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根据村实际情况,会议初步达成了由村内党员集资复垦村内撂荒地,用土地的收入来发展村内公益事业的一致意见,党员大会上这一提议得到了全体党员的一致赞同,并初步命名为“党员农场”。

该撂荒地总面积40公顷,2011年秋季开始复垦,2012年春季种植大豆7公顷、玉米13公顷,实现产值22.5万元,纯利润15.5万元。2013年其余的20公顷荒地也进行复垦并种植了农作物。党支部对这部分土地收益做了长远规划:一是帮助村内老党员和贫困党员致富。二是扶持村内的贫困户。三是用于党员活动经费。四是用于村内的公益事业,如村内路灯的维护、电费、环境卫生清理、村内的绿化等。目前、该党员农场已正式注册为“天新农作物种植专业农场”。

在党员农场的带动下,村内党员为民服务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涌现了3户夫妻党员共同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典型。关俊杰、蒋忠阁、张子祥是村内创业带富明显的年轻党员,平时他们积极主动的为村民服务,尤其是在帮助村内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上,他们采取一帮一、一带一的形式无偿为贫困户提供技术、菌种等生产物资。在党员集体活动中更是冲在前面,在每年的春、秋两季的防火工作中,他们放弃家里的农活,全天值勤、防火。他们的这些行为首先感染的就是他们的妻子,他们的妻子也开始加入到为村民服务,为村集体争光的活动中来,并相继提出了入党申请,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经过几年的发展,东新村除老弱病残外,几乎家家都在从事木耳栽培,但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灭菌锅林立在村内,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也给村内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此,2015年他又牵头以股份制形式承办裕康菌业菌包厂,投入300余万元,厂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年加工木耳菌袋800余万袋,给村民创造了50多个就业岗位,菌包厂对本村村民加工菌袋要比自己加工的每袋便宜0.1元,东新村村民每年种植木耳在2000余万袋,为村民每年节省80余万元。

现如今,在他的带领下,村民通过发展黑木耳产业增收致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也有了很大发展,当初的村“党员农场”也发展壮大为“天新农作物种植专业农场”。在村中心新建村办公室,二层楼房结构,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室内设有图书室、办公室、便民服务大厅、党群活动室、会议室、展览室等。另外,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新建农村文化大院,增设运动场地和健身器材,村里重大节庆日和农闲季节,村民们在明亮的路灯下载歌载舞欢庆节日,唱出、舞出越来越美好的幸福生活。村民们每逢聚在一起就说:“咱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一是靠党的好政策;二是靠咱们有一位好带头人”。

在马殿春的带领下,该村先后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认定为2008年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9年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百强村;2011年被汪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汪清县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先进典型”;2011年被延边朝鲜自治州人民政府评为“2010年度全州食用菌基地建设先进单位”;被天桥岭镇党委和政府先后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被天桥岭镇党委”优秀党支部”。他本人先后多次被中共汪清县委、县政府评为“服务百姓关爱民生先进个人”。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