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流汗不流泪 艰苦创业结硕果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0-30

——记湖南省邵东县职业农民刘春艳

巍巍九龙岭,巾帼刘春艳。邵东县九龙岭镇是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人民音乐家、教育家贺绿汀的故乡。1980年,刘春艳出生在这里。她中专毕业后学过手艺,打过工,开过超市,最后选择了做一名职业农民,凭着自己的勤劳、诚信,敢于忘我、勇于吃苦以流汗流血不流泪的创业精神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创业艰难曲折多

2010年底,在云南昆明做生意的刘春艳回家过春节,看到成片的土地和良田全部长满了荒草,村里年轻人大部分外出发展,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在家务农,怎么才能使村民走出贫困?她决心为他们做点事情。通过市场调查和网上查询,她了解到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想到家乡那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个大胆的念头跳出脑海:“现在国家对‘三农’的政策这么好,咱们也得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但要让自己富裕起来,还要带动父老乡亲一起脱贫致富。”一个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划在心中初步形成了。

春节刚过,刘春艳匆匆赶往云南昆明,低价处理了经营6年的日化超市,回到家乡,开始了她的生态农业梦。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了承包荒山土地,她走遍了周边几个乡镇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最后将种植基地选在了交通便利、无工业污染的周官桥乡,承包了该乡三个村的680亩荒山,开始了金银花的优质栽种和管理。创业初期的那些日子可谓艰辛难熬,几块石块支起一口锅就是刘春艳的灶台,大点的石头就是她的餐桌,小点的便是她的板凳。开荒除草、松土、施有机底肥,她带领一帮乡亲父老,夜以继日的劳动,使昔日荒山变成一排排梯土,变成一望无际的林业生态观光园。

2011年5月,当一排排金银花幼苗茁壮成长,一排排整齐漂亮的梯田展现在大家面前时,当地群众无不翘起大拇指称赞这个女人不简单。“我种植的金翠蕾、银翠蕾、白云这三个品种的金银花耐干旱、耐贫瘠,根系发达、产量高、抗灾能力强、价格高,应该是个好项目。”刘春艳当时这样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受“南方山银花”事件影响,已达到盛产期的金银花严重滞销,当年亏损30万元,加上前期的投入,共计投入120万元。整整一个月,她把自己关在家里。

科学种养结硕果

在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暂时的困难难不倒这个有梦想的女人。2015年3月,刘春艳在家人的支持下,注册成立了邵东县乡土情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金银花基地建起了1200平米的鸡舍。4月份,她从怀化引进特色鸡种——武陵山鸡3.2万羽进行放养。合作社有些成员想养,可没钱买鸡苗,刘春艳先期垫付鸡苗钱,等鸡出笼了,再付给刘春艳鸡苗钱。对于那些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刘春艳不光垫付鸡苗款,还垫付玉米饲料等费用。为迅速掌握养鸡技术,刘春艳到处学习饲养技术,购买养殖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并聘请了县畜牧局专家做合作社的技术顾问,定期为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通过理论加实际操作,她掌握了一套科学的饲养知识和管理技术。经过8个月的精心喂养,第一批武陵山鸡开始出笼了。由于该鸡品种好,养殖时间长,且采用山地放养模式,二万多只武陵山鸡年底被抢售一空,当年赢利62万元。合作社成员袁立华身患多种疾病,无劳动能力,一家五口全靠他老婆在县城打临工过日子,属典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入社后,养了合作社提供的武陵山鸡苗300羽,年底全部出笼,仅此一项收入26000元,袁立华激动地说:“我不出家门,就能收入2万多元,搭帮刘春艳啊!”

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年,是当地农民年人均收入的2倍,带动周边212农户喂养武陵山鸡,使7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年,刘春艳再次流转水田420亩和荒山260亩,用于发展粮食生产与油茶种植。

在繁忙的生产之际,刘春艳还积极参与种养技术的学习。2010-2015年,她多次参加县农业系统举办的技术培训班;2016年经县农业局推荐,参加了在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班;2017年经县扶贫办推荐,在湖南农业大学参加了湖南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技术型培训班,并被评选为优秀班干部。

对于未来的发展,刘春艳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规划,准备在西藏林芝地区引进特色猪种——藏香猪进行林下养殖。“目前已与西藏灵芝地区某养殖基地签下了引种合同,希望能带领更多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刘春艳信心满满地说。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