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大流乡 全方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来源:濮阳日报 作者:张杜泉 时间:2021-12-27

  (全国三农调研员张杜泉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农村六项重点工作考量的是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号召力、感召力、领导力和执行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清丰县大流乡党委、乡政府旗帜鲜明、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按照“6+4”工作要求,坚持有台账、有安排、有督察、有验收、有回音、有奖惩“六有”工作法,强化抓宣传、抓关键、抓主体、抓提升、抓观摩“五抓”,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绘出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

  一是抓深度宣传动员,充分炒热群众思想。召开乡村两级干部誓师动员会、村“两委”会、党员和村民代表会,坚持把宣传动员挺在前,把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民生奖补政策宣传到户,增强广大群众主人翁意识,激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治理环境美化家园中来,发放宣传页1万余份,把党的政策和温暖送到每家每户。如村民近4000人的青石磙村,该村的副乡长张志杰组织宣传动员工作做得好,炒热了群众思想,干部群众不等不靠,24条胡同的群众每户自愿捐款3000元启动胡同铺设工作,目前已高标准完成12809平方米水泥路面的铺设工作。

  二是抓特殊关键群体,深层次示范带动群众。离退休老干部,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濮阳市外任职科级以上干部,本地厂长、经理、种植养殖大户,这四类特殊群体在群众中影响力很大,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着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动,动员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意义重大。乡党委、乡政府采取乡党委书记、乡长及其他科级干部登门拜访、发出情真意切的公开信等方式,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积极性。28名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老党员积极捐款捐物价值4.64万元,12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捐款3.65万元,23名本地厂长、经理,种植养殖“土专家”“田秀才”捐款3.87万元。

  三是抓主体责任落地,激发乡村干部动力。乡看乡、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在这项中心工作中,该乡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个主体。科级干部每人至少领办修建1条胡同,17名科级干部共领办修建25条胡同;乡机关中层干部带头领办胡同,9人领办修建9条胡同;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干部带头领办修建116条胡同。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标准,实施三段补贴政策,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切实推动以铺设胡同为主线的农村六项重点工作又快又好开展。目前,该乡已完成第一阶段奖补,共铺设胡同3.7万平方米,发放奖补资金35万元,拆除违建5处,完成农户改厕1322户。

  四是抓深度延伸提升,打造特色亮点。按照墙体美化、大街小巷亮化、电线网线标准化、农村特色文化的“四化”要求,对六项重点工作达到验收标准的行政村,突出文化内涵,高标准谋划开展美化、亮化、标准化打造。全乡打造了以爱国主义和忠勇文化为主题的大岳庄村、以党建文化为主题的前李家村、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王庄村、以休闲垂钓为主题的袁屯村、多元素融合特色村刘圈村等一批特色村落和传统文化村落。

  五是抓集中观摩,确保按照节点推进。坚持每周集中观摩,采取每个管区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进行现场观摩、现场汇报、现场评议、当场打分的方式,按照“三无一规范”标准,重点围绕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垃圾清运、坑塘治理等工作进行评比。评比结果在全乡范围公开排名通报,颁发“红黑旗”,纳入量化考核,表彰先进,鞭策后进,鼓舞干劲。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把改善人居环境的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积极学习借鉴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出亮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持续巩固拓展整治成效,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大流乡党委书记王献法表示。(程祎允 文/图)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