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柿子迈向产业化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2-08

  

  入冬以来,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桥亭乡大塘口村漫山遍野的柿树硕果累累。这个九山半沟半分田,曾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的贫瘠小山村,如今已成为柿树环绕、新居林立、水电路网一应俱全的花园式村屯。

  “2021年,全村月柿鲜果总产量达4500吨,加工柿饼约1500吨,村民人均纯收入超3.5万元。”桥亭乡党委书记黄郡介绍,大塘口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依托月柿产业兴村富民的好路子。

  平乐县着力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2016年以来,县财政共拨付专项资金9000多万元。全县月柿和柿饼加工产业逐步向品牌化、市场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阔步迈进,形成了集种植、加工、冷链、线上线下销售运输于一体的产业链,全县加工业、生态农业公司和农产品购销经营主体等专业团队应运而生,进一步促进了增产增收。

  “在家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务工,月薪过万元不是梦。”县旺旺农产品合作社员工贲少章说,全县50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公司,为老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2021年,平乐县月柿种植面积13余万亩,年产月柿鲜果45万多吨。“月柿鲜果采摘和加工可持续4个月,从8月采摘期开始,到次年的3月,月柿饼的销售期可持续8个月。”平乐县柿饼协会会长莫福林介绍,平均每年经平乐县柿饼交易市场汇集销往海内外的月柿饼有35万多吨,年销售额30多亿元。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x/t1115588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