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精准”让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2-20

  福建省安溪县虎邱镇美亭村村民吴香枝家是贫困户。前些年吴香枝的丈夫因病去世,家中留下一位70多岁的老人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几年来,吴香枝除了种地,还偶尔帮人打打零工,一年下来收入只有1万多元,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去年,虎邱镇和安溪县禾康好农果蔬合作社开展精准扶贫,带动虎邱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土鸡、土鸭和土猪,吴香枝一家位列其中。

  我家养了30只鸡、40只鸭和一头猪,空闲时再去帮人打打零工,一年收入有3万多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吴香枝告诉记者,鸡鸭苗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给了贫困户很大帮助。

  像吴香枝这样的贫困户,在合作社里有70户,今年有望全部实现脱贫。禾康好农果蔬合作社理事长林思达说,贫困户养的土鸡土猪可以自己拿去卖,也可以按高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合作社。去年以来,贫困户通过合作社销售了2000多只土鸡和30多头土猪,平均每户增收1万多元。

  安溪是茶叶的故乡,素有中国茶都之美誉。精准扶贫+茶业合作社成为安溪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样板模式。在龙涓乡举源村,有个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158户,茶园面积5800亩。村民以茶园入股,在合作社上班还能领工资。村民陈振江告诉记者,他以前是举源村有名的贫困户,由于不懂种茶技术,每年收入只有几千元。合作社成立后,经常聘请专家为贫困户培训,让他受益良多,每年仅茶叶收入就有4万余元。

  合作社这种抱团发展的方式成就了大产业,使农民得到实惠,经济收入逐年提高。安溪县扶贫办主任陈永春说,精准扶贫+合作社模式以合作社为基础,整合了金融、就业、产业等多种手段,推动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数据显示,目前安溪在茶业、果蔬、养殖、花卉、林业等众多涉农领域已成立1300多家农民合作社。

  近几年来,精准扶贫+乡村旅游也日渐成为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成功模式之一。虎邱镇玖玖天诚葡萄园经理陈小平告诉记者,葡萄园目前已建设完成葡萄园、草莓园、桑葚园等130多亩,并配套建设了农家乐、水上乐园等娱乐休闲设施,是集采摘、观光、农家乐、休闲运动于一体的葡萄生态公园。我们通过吸纳贫困户参与种植、管理,增加他们的收入。陈小平说。

  我们将加大宣传营销力度,让更多的农民经营旅游小商品、纪念品,鼓励他们做一些伴手礼和农副产品进行销售,直接提高他们的收入。同时,加大餐饮业投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虎邱镇党委书记张文深说。

  精准扶贫+已成为安溪人经常提及的高频词之一。安溪已探寻出多种帮扶模式,不断拉长精准扶贫+的链条,帮扶成效明显。在尚卿乡,精准扶贫+电商协会+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帮助贫困户学技术、开网店、做物流,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在龙门镇,精准扶贫+搬迁,将易地搬迁贫困户集中安置,并在安置点设置鞋业加工点,解决贫困户住房、就业、就学等相关问题,打造贫困户幸福庭院;在蓬莱镇,建立精准扶贫+慈善会模式,实施村村有慈善会工程,多方筹集善款,为临时救助和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持近年来,安溪还实施了百企联百村帮千户精准扶贫行动,发动136家企业、商会、海外会馆结对帮扶101个村、1152户、3820人获取帮扶资金1600多万元。

  安溪一度是福建省贫困人口最多、地域面积最大的贫困县。通过实施精准脱贫政策,截至2016年底,安溪县贫困村由71个减少至2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1.8万人减少至4339人。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