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郊区 念好“五字诀” 实现美丽乡村“换新颜”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4-29
2022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重要一年,佳木斯郊区立足实际,高点定位,精准谋划,念好“早、全、准、广、严”五字诀,以村庄清洁行动为首要任务和有力抓手,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探索走出一条郊区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之路,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一、聚焦“早”字抓筹备,精心谋划到位
郊区立足“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提前就创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市建设要点和指标体系全面解剖,明确整治工作思路、工作重点、组织机构和保障机制,迅速立足实际、统筹制定下发《2022 年佳木斯市郊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要求重点抓好农村垃圾、污水、粪污治理,尽快组织开展积存垃圾、农户庭院、生产废弃物等清理工作,建立村庄清洁制度,开展以绿化美化村庄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形成全区上下“一盘棋”的浓厚氛围。
二、突出“全”字抓落实,引导动员到位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整合各方资源,调动群众主体力量,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区政府全力当好引领者,层层发动,全面落实农户“门前三包”制度,大力开展“除陋习 树新风”行动,动员广大农村居民主动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及边沟卫生。广泛开展“我家卫生我清理,他家卫生我参与”主题活动,充分激发农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的自觉性。建立健全村民“筹工筹劳”机制,利用农闲季节适时开展群众大清扫活动,全方位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美丽家园。
三、把握“准”字抓问题,逐项整治到位
郊区实行综合治理与突击整治相结合、全面铺开与重点解决相结合,切实加强整治工作的薄弱环节,瞄准农村人居环境难点痛点问题,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农村人居环境“六清一修一改一建一绿”为切入,由点及线到面铁拳整治乡村脏乱差顽疾。截至目前,全区11个乡镇,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数量14073立方米、清理村内沟渠数量64.5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数量9028.5立方米、清理残垣断壁9处、改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数量3519人次,出动车辆数量2800台次,郊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四、坚持“广”字抓宣传,理念覆盖到位
郊区通过村屯广播喇叭、悬挂条幅等方式,积极宣传人居环境治理理念,营造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建立人居环境工作网格,聚焦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和小微水体治理、移风易俗等主题,要求网格员不定时入户动员宣传,与群众面对面、心对心地进行交流,倡导广大农村群众大力开展家庭卫生大扫除,清理垃圾、疏通沟渠、清理堆物、圈养家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掀新热潮。
五、紧盯“严”字抓督导,传导压力到位
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机制,将其列入区委、区政府重点督查清单,强化整治工作落实落地,成立督查暗访工作小组,经常性对全区各乡镇、村屯推进清洁行动情况开展明查暗访,并与媒体合作,定期拍摄专题暗访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调度推进会上播放,建立问题清单销号台账,实行层层交办,督促整改落实,以更严的作风、更实的举措、更快的效率,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00014/202203/e536122d02324ff5b53de5924a3c49e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