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四好农村路”社社通条条美 跑出乡村振兴新景象

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7-1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杨玉媛)社社通公路、村村通公交,如今,到重庆市沙坪坝区的乡村,实现公路“零距离”来。近年来,沙坪坝区针对辖区“城乡兼具,融合紧密”的特点,坚持品质化建设、体系化管理、专业化养护、公交化运营,推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广大近郊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的新路子。

  

  

  

  2018年-2020年交通三年行动计划期间,沙坪坝区共建设干线公路135公里和通组公路318公里,实现村民小组通达率100%,通畅率100%。截至2021年底,直管农村公路总里程813公里,农村公路路网密度387公里/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硬化油化率达97%,实现了“社社通公路、村村通公交”。

  品质化建设 交通助推产业融合发展

  在通户(20户以上村民聚落)公路已全部硬化的基础上,沙坪坝区充分考虑路网布局与产业发展、村民生活、生态观光之间的关系,编制《重庆市沙坪坝区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沙坪坝区乡村振兴公路标准化实施指南》。建设中井路、盐堰路、缙云山环道等多条重要旅游公路,辐射中梁、丰文、凤凰等7个镇街,并依托S545、S107等省道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观光线路,推动交通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多措并举严格安全质量造价管理。建立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专家“会诊”制以及项目第三方造价咨询全过程控制管理。

  建立全域“路长”体系。设立区长为总路长,区、镇、村三级路长工作制,各镇(街)、村制定爱路护路村规民约,引导村民主动爱路护路,完善农村公路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完善联合治超体系。建立治超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强化监管合力。建立第一批7家重点货运源头企业监管清单,强化源头治理。建设南溪村和千子门2处非现场治超点,通过源头监管与路面执法相结合、流动联合治超和非现场治超相结合,实行24小时动态监管,超限超载案件率分别下降97%和82%。

  建设公路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建成公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每条公路建立公路档案(“公路身份证”),主要分为建设、管理、养护、营运4大板块,集成10类建设信息、9类管理信息、10类养护信息、3类运营信息,实现沙坪区1904条公路信息和公路全过程审批动态管理。

  专业化养护 打造“畅、安、舒、美”路域环境

  深化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区、镇、村公路三级管养机制,保证养护资金投入。全面实行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专业化管理。制定《小修劳务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公路保洁巡查检查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对服务外包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逐项考评,确保管养到位。

  开展路域环境整治,着力打造生态景观路,营造“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从最初的绿意盎然到如今的百花齐放,建立试验田,培育花苗,通过不断探索品种属性、开花周期等,力争做到四季花开。

  实施分级分类养护,日常养护机械化达100%,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优良中等路达86.6%以上。整合多家服务单位,将应急队伍从20人扩充到100余人,实现应急管理常态化。近年来,投入2300余万元实施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完成大中修118公里、桥梁改造16座,安装公路护栏93公里。

  公交化运营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民生公交便出行。沙坪区现有农村公交线路75条,农村公交870余辆,实施农村公交冷僻线路运营补贴政策,全域实现“1小时免费·优惠换乘”。沙坪坝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连续多年被评为5A级。

  产业公交兴旅游。开行5条都市旅游观光公交、2条区域性乡村休闲观光公交、10余条鲜活农产品销售、赏花摘果等特需公交线路。

  集市驿站促发展。打造集运输服务站、乡村驿站、土货集市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集市驿站,形成以西部物流园、乡镇服务站和行政村服务点为框架的三级物流网络,推动公交、物流、电商、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农文旅深度融合 绘就诗意田园

  “见山,是我们来这里做的第一个系列。红日设‘邀’,青花做山,我想让更多的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想带领更多的人去看见,看见传统文化的延续、窑口的复兴,还有,乡村的变化。”谈到这些,三河村缙泉烧创始人陈勇眼里满是憧憬。

  随着公路通行条件和路容路貌的显著改善,三河村以艺术家村落为抓手,深挖地方历史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打造出火热的乡村景点——远山有窑、缙泉烧、镜蓝染、萤火谷农场,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和打造最美乡村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村乡村旅游游客日承载量超过3000人,村民人均收入从2015年不足100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5880元。

  现在,三河村已经汇集了很多艺术家,汇聚了不同的产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村里扎根,共同绘就诗意田园。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207/t20220708_109001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