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出口示范区 带动农产品质量、外贸双提升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2-26

  红网综合讯 据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消息 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在培育产业基础、产品品牌、龙头企业、国内国际市场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湖南作为农业大省,近些年来抢抓机遇,把这项工作作为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外贸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7年努力,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示范区21家,省级示范区2家,特别是永州市成为长江以南第一个、全国第四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得益于示范区建设,我省食品农产品出口额迅速增长,由2009年的4.85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13.74亿美元,其中示范区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0%。示范区建设有效促进了我省农业转型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连续3年合格率100%,实现了示范区内产品“零退运”、“零通报”;产业基础发展壮大,全省新增企业88家,新增品牌26个。示范区建设助推精准脱贫。目前,全省已有10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成功创建出口示范区,25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实现了食品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建设促进内销产品与国际标准对接。在示范区内大力推行“示范区+同线同标同质”,共有16家企业进入国家认监委的出口食品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平台,实现以优质出口食品产品供应国内中高端市场,满足了国内消费需求。

  省政府对出口示范区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一是出台了政策文件,2014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由检验检疫、商务、农业等14个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将示范区建设纳入年度全省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和工作考评。四是制定考核标准,出台《湖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考核认定办法》。五是设立专项扶持奖励资金,省政府对省级、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扶持奖励分别由10万元、3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200万元。这些措施,大力提升了食品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将湖南出口潜力转化为出口优势。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和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示范区建设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当紧紧围绕“提质、增效、创品牌”的主题,培育产业基础、龙头企业、产品品牌和内外销市场,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在提质增效创品牌“一个主题”上下气力。坚持“提质增效创品牌”的主题,将出口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示范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同线同标同质工程”统筹推进、叠加推进、全面推进,提升质量和效益水平。加大示范区内食品农产品自有品牌的培育,推动“示范区+品牌”提升效益。

  二是在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国际化“四化”上做文章。坚持示范区建设“一个标准”,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示范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坚持产业化发展目标,延伸扩展示范区功能;加大国际合作交流力度,实现示范区产品出口便利化。

  三是在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效益”上看成效。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促进产业基础夯实,企业发展壮大,品牌占领市场,出口业绩增长,农民增收致富。在示范区内要做到“产品质量可控、产品来源可追溯、产品供应可持续”,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湖南出口食品农产品的总体质量安全水平。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