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为抓手,打造全国茯苓出口基地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2-26

  红网综合讯 据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消息 怀化靖州有“中国茯苓之乡”的美誉,2016年这里的茯苓年销售占全国总销售量70%,产值达11亿多元,带动数万人就业。当地茯苓产业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系紧密。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高度重视湖南特色产业发展,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行动”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坚持 “融入服务促进”定位,以“一地一策”保姆式服务,力促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积极打造全国茯苓出口基地,做强茯苓产业。

  支持创建示范区,促产业转型升级

  靖州茯苓产业虽然是当地传统主导产业,但依然存在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直接出口较少等不足。今年以来,湖南检验检疫局局领导带队,多次深入靖州实地考察调研,与县委、县政府领导座谈交流,深入企业、基地与一线员工交谈,获得了翔实的资料信息,建言献策做好政府参谋。他们向怀化市政府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政府提出在靖州试点开展示范区创建和打造全国茯苓出口基地的建议,得到市、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提升质量,以示范区创建促茯苓产业转型升级。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推进靖州开展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用质量安全保障和原生态概念,提升靖州茯苓品牌影响力。他们指导靖州从组织保障、质量安全标准、农业化学品投入、质量安全溯源等八大体系建设入手,形成全县区域化质量安全管理新模式,促进了茯苓生产加工转型升级。

  精准发力破瓶颈,今年直接出口同比货值增加近6倍

  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支持产区建设平台,精准发力破茯苓商贸瓶颈。他们积极协助怀化市政府,大力建设怀化铁路口岸平台;助推靖州升级茯苓科技产业,协助县政府和企业到沿海口岸调研并为其招商引资外向型龙头企业牵线搭桥,为扩大靖州茯苓自营出口创造有利条件。

  在精准帮扶措施推进下,2017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茯苓)保护及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茯苓质量安全示范区顺利获批,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茯苓产业在质量保障能力、品牌影响力、全国龙头地位等方面均得到大幅提升。

  通过成功创建示范区,这里新增一批GAP、ISO22000认证企业和基地,部门监管合力明显增强,茯苓经营从业者质量安全意识明显提升,全县区域农业化学投入品得到有效控制,出口产品检验检疫合格率100%,今年当地茯苓出口突破2000万美元,约占全国出口额的2/3,其中直接出口同比货值增长692.8%。“中国茯苓之乡”地位得以巩固,中国茯苓出口基地已现雏形。

  拉长产业链,形成国际性茯苓贸易中心

  促进靖州茯苓出口更上一层楼,需要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夯实质量基础,树立质量优势,提升质量效益。下一步,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指导靖州创新示范区管理模式,进一步抓好示范区提质增效工作。加强生产标准化、农业化学投入品管理信息化、产品追溯信息化等工作,夯实茯苓质量和品牌基础,实现提质增效,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用国际视野统筹茯苓科技产业园。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积极配合政府建设并完善茯苓科技产业园,培育龙头企业,培养技术、外贸专业人才。同时,加强政策研究和出台,引进沿海外向型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形成在茯苓产品研发、生产、标准、品牌、定价等方面具有话语权的国际性贸易中心。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