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引领 益生菌科技创新新思维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8-21

由《食品科技》杂志社、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共同举办的首届益生菌、益生元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日前在京召开。来自营养健康和益生菌产业研究领域的相关领导和专家以及益生菌产业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益生菌、益生元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趋势。

近年来,国民消费能力的快速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迫切需求带动了益生菌、益生元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乳品、粮油、肉食、饲料、医疗健康和生物制药等不同行业交叉融合的纽带,益生菌产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投身其中。本次大会的召开旨在加强企业、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在益生菌、益生元领域的学术交流,提升我国在该方向的整体学术水平,促进益生菌和益生元在产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江南大学副校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理事长陈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罗雪云,南开大学教授宋存江,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罗学刚和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熊涛在内的多名益生菌研究领域专家,分别就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做专题报告。

陈卫在介绍益生菌研究和发展历程时表示,益生菌产品正向多元化、差异化、高端化的方向迈进,鼓励建立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新思维。宋存江从益生元生产菌株入手,通过培养条件优化和微生物基因改造建立了一套高效生产低聚糖益生元的工程菌发酵体系,为下一步的工业化生产做好了准备。

在法律法规方面,罗雪云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食品中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法规管理现状,呼吁国家加强对益生菌产品的生产规范、安全性和功能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食物干预与营养保健领域,赵亮、张召锋分别从人体微生物世界与人体健康的角度深入研讨了益生菌与慢性肾脏疾病、精准营养与肠道健康的关系,对人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方案。

在学术与产业融合方面,熊涛分享了大宗果蔬益生菌高效发酵技术及在相关果蔬饮品产业的应用;罗学刚对新型植物益生菌的益生机制研究与开发等最贴近产业实际的具体问题发表演讲,共同研讨了在益生菌、益生元食品领域,科技创新如何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的深层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研究成果证明益生菌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微生态和益生菌已经成为当下营养健康产业的重要分支,并迅速成为食品、饲料、保健品和医药等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益生菌相关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正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身体素质以及生活环境与欧美国家有较大差异,因此特别需要针对我国人群的相关研究,更需要将相关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创新的良好机制。

此次大会立足于产业发展现状,紧密结合产业科技创新,认真务实地讨论了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展示了近年来益生菌、益生元行业发展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资源整合,搭建了专家和企业间的交流平台,促进了相关成果转化,推动了益生菌相关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共同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益生菌、益生元产业的创新发展。(记者唐卫)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