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喝奶到喝好奶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8-21

①超市里,市民正在选购酸奶。周明阳摄

②琳琅满目的进口牛奶。

③超市里的固态乳制品多为进口产品。 周明阳摄

健康中国,奶业先行。今年初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奶业发展规划指出,奶业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增强国民体质、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了十余年的推广,喝奶已经融入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牛奶、酸奶等乳制品消费量正逐年增长。如今,我国乳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满足高品质消费,解决了喝奶问题之后,还要解决喝好奶的问题。

国产牛奶质量不差

牛奶是一种营养成分丰富、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品,可以为人们提供优质蛋白质、钙和多种营养素,且营养素组成比例适合消化吸收,对人体补钙尤其明显。

走进超市,牛奶、酸奶等产品堆满货架,并伴有各种促销活动。正在选购牛奶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喜欢健身,每天都会喝牛奶补充蛋白质,更愿意买德国或新西兰的牛奶,价格跟国产的差不多,有些甚至更便宜。外国人身体那么强壮,他们的牛奶肯定营养更丰富。李先生说。

近年来,进口牛奶纷纷进入国内市场,不论电商平台还是线下渠道,进口牛奶已占据很大市场份额。粗略统计,目前中国市场进口牛奶品牌约有近百种,来自近30个国家,销量最好的几个品牌来自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受早年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不少人担心国产奶制品的安全,更倾向于购买进口产品。但是,进口牛奶真的比国产牛奶好吗?

7月19日,中国奶业协会和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7)》显示,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乳品企业竞争力稳步提升,乳品质量持续提升,2016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8%,乳制品抽检合格率99.5%,在食品中保持领先。

在今年6月份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奶业大会上,中国奶业协会乳制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优质乳工程专家顾佳升表示,国产奶不比进口奶差,甚至很多指标已经超过进口奶,目前国产牛奶已经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质量非常棒。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景海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中国不仅拥有世界最先进的乳制品生产设备,而且还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检测仪器。同时,中国牧场已基本完成由松散型养殖向规范化、规模化养殖的转型,从源头保证了奶品的质量。中国的养殖标准和奶源标准,与国外同行对比已经没有差距,甚至我国的标准化在局部还高于国外同行。王景海说。

多项调查证实,国产牛奶质量和进口牛奶没有差别,而且从营养成分保存上看,国产牛奶甚至优于进口牛奶。能够保留食物原本的新鲜和营养才是好的产品,国外进口的常温奶营养价值远远比不上国内生产的低温奶。

常温奶和低温奶是市场上两种主要的牛奶种类,不同的保存方法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灭菌工艺超高温瞬间灭菌技术(UHT)和巴氏消毒法。UHT奶的生产工艺是在137℃至145℃下加热数秒杀菌,然后在无菌条件下灌装,不添加防腐剂,保质期延长至6个月到12个月,常温下保存即可,无须冷藏。不过,因为采用高温处理,牛奶的一些不耐热营养成分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巴氏消毒奶采用巴氏消毒法灭菌,在80℃左右经数秒钟杀菌,需全程在4℃至10℃的环境下冷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牛奶中的营养成分。

优质牛奶和奶制品的指标,除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外,最重要的是生物活性物质,这才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关键。绝大部分进口牛奶都是超高温灭菌奶,且具有超长保质期,长达9个月到1年,国内常温奶保质期多为6个月。中国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告诉记者,牛奶作为动物饮料,通常在5个月到半年就会出现分层现象,蛋白质开始析出,油和水开始分离,牛奶的香气、风味、甜度、口感、颜色都开始下降。真正牛奶中最具有功能性的是200多种氨基酸、活性蛋白,随着保质期延长逐渐消失。保质期达到一年的牛奶无论是蛋白质、钙都很难被吸收,活性氨基酸也都流失了,也就失去了喝牛奶的意义。宋亮说。

奶制品要喝更要吃

奶制品种类丰富,除了液体牛奶,酸奶和奶酪也是重要的牛奶种类。酸奶不仅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过加工还能扬长避短,更有益于营养保健。奶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浓度更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也更大。每公斤奶酪制品大约由10公斤牛奶浓缩而成,营养密度远高于牛奶,味道也更加香醇浓厚。

美食当前,消费情况却并不乐观。日前一项针对中国人喝奶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乳品消费水平低,近八成国人奶制品摄入量极低,食用量不达标。1988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第一次提出300克牛奶计划,即我国居民每人每天饮奶300克或相当量的乳制品,相当于一年110公斤,但实际消费量远远达不到。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 《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中国人均年消费乳品36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宋亮告诉记者,欧美的乳品消费量约为每年200公斤到300公斤,但是单就喝奶的量,欧美人与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相差并不多。我们一年大概喝五六十公斤,他们一年大概也就是七八十公斤。数量上的差别主要是吃的奶制品,也就是奶酪,这是由饮食习惯决定的。宋亮说。

目前,国人对乳制品的消费主要以喝为主,对于乳品的消费还没有从喝转变到吃上来。调查显示,超过七成中国人日常选择牛奶和酸奶为主,种类较为单一。

现如今,城市里开起了大大小小的咖啡厅、蛋糕店和面包房,有不少店面都在售卖奶酪制品,极大地带动了奶酪黄油等相关产品的消费,成为提高奶制品消费的特殊渠道。宋亮表示,目前奶酪产品国内供应较少,大部分依靠进口。对此,应调整奶业供应结构,大力推进多元化奶制品的生产。

品类改造才是真创新

在超市的奶制品货区,各种品牌和种类的奶制品让人眼花缭乱,仅酸奶就有丹麦式酸奶、日式酸奶、希腊式酸奶、冰岛式酸奶、保加利亚式酸奶、炭烧酸奶、有机浓缩酸奶、蒙古熟酸奶、青海老酸奶每一种都包装精美、功效显著,令人颇难选择。现在的奶制品品种越来越多,口感也千差万别,有偏甜有偏酸,有的凝固有的水稀。爱喝酸奶的都市白领洪女士说,每次来超市如果发现有新品种都会买来尝尝,但最喜欢喝的还是固定的几个牌子。

宋亮表示,市场上的奶制品品种和风味增多,这是消费升级的表现,但这种升级并没有建立在严格的产品研发和品类改造上,整体技术含量不高。目前,很多大乳企推出的产品营养口感等方面越来越好,但是从整个市场来看,很多企业生产都是照猫画虎,山寨产品充斥市场,这样的升级显然是不太合理的。

奶制品品质的提升需要沉淀。我们希望国家对相关产品设立更严格的标准,企业研发也需通过市场来表现出它的价值。通过好的研发转化成好产品、表现出好品质并得到消费者认可,才能形成乳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宋亮说。

宋亮表示,优化产品结构和供应链也是中国乳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生产的常温奶比较多,低温奶相对少,但消费者大多偏好购买低温奶产品。因此,应尽力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低温产品的需求,扩大低温产品及高附加值固态乳的生产。

专家表示,乳品可研发和创新的方向还有很多,比如针对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研制多样化产品,把产品做细。例如,健康成人、儿童、中老年人对应的产品各有不同,患有高血脂、肥胖等疾病的人也需要特殊产品。

还有一部分人群存在不能喝的问题。《全国乳糖不耐受大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大约有3.1亿人为乳糖不耐受,近3.5亿人为疑似乳糖不耐受患者。也就是说,在我国10个人中大约有一半人喝牛奶后会有不适反应。乳糖不耐受患者的消化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消化牛奶中的乳糖。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加入乳糖酶的低乳糖牛奶,这种牛奶的乳糖大部分已经被分解,可减少不耐受问题。宋亮说。

可以预见,随着国产乳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品类的逐渐细化,我国奶业将持续转型升级,强壮民族体质。(记者 周明阳)

健康漫笔

喝奶,改变的不只是习惯

生活中,爱品茶、爱饮酒、爱喝咖啡的人随处可见,但爱喝牛奶的人还真是不多,爱吃牛奶的人就更少。原因何在?习惯使然,味蕾只向美食开,牛奶那股淡淡的甜香,似有若无,被许多人在不经意间忘却忽略了如果人们拿出品味美食的一半热情来多饮牛奶,那我们民族的营养水平该怎样令人羡慕?有的人虽爱喝牛奶,但只饮进口奶,不瞧国产奶,偏见使然。什么时候,国产优质牛奶和奶制品成为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我们才可自豪地说:中国是奶业强国!

奶业强国是喝出来的。用发展的眼光看我们的乳企。10年来,国内品牌乳企用优质放心的产品,一点点垒起国人的信心。奶源是乳企的生命线,一个个现代化牧场积蓄着乳企的底气和骄傲。一套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夯实了彼此的信任。应该说,10年不懈的卧薪尝胆,让消费者心头的阴影正在被驱散。互联网时代、个性化消费,我们不必期盼每位消费者都喜爱三元伊利光明,但的确也没必要对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牛奶奉若神明,因为一切都在改变。我们的乳企在脆弱的消费者面前越来越追求卓越,进口奶品也经常让对它崇拜有加的人们猝不及防、深受打击。

最需要改变的还是我们的习惯。有人爱买常温奶,方便易储;有人对巴氏低温奶推崇备至。其实,哪种奶都不错,关键是你要养成喝奶的习惯,只要多多地喝、经常不间断地喝,不管是常温奶还是低温奶,都会增加营养和健康。你会发现,很多牧区的牧民尽管生存条件恶劣,但体格健壮、不惧寒暑。因为牛羊肉、牛奶和各式奶制品是牧民日常的主食,奶茶、奶酪、奶片牧民在帐篷里过的是奶味飘香的生活。

如果没有生活在牧区,怎样养成喝奶的习惯?当我们心境悠然想品茶的时候,来一杯牛奶如何?当我们早餐晚饭动不动就煮粥喝汤,热一碗牛奶可否?当孩子向我们撒娇要可乐橙汁的时候,递给他一盒奶怎样?久而久之,也许孩子就会喜欢上这淡淡香甜的牛奶了。孩子们吃惯了巧克力,试着尝尝那略带酸味、浓郁醇厚、小三角形或薄片状的奶酪,也许那独特的味道会在幼小心灵留下不灭的记忆。其实,传统美食并未真的忽略乳制品,遍布京城的三元梅园,其奶酪配方就来自宫廷。

知名乳企和奶源基地多在北方,但市场是面向全国的。有些一二线城市,因为消费水平高、离奶源基地比较近,能够享受低温奶的冷链配送,在超市可随意选到巴氏低温奶,消费者是幸运的。虽然低温奶是潮流、是趋势,但因为价格、运输等因素,目前仍不占据市场主流,常温奶的市场空间依然很大。在许多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能喝上常温奶也是一种幸福、一种奢望。

常温好还是低温鲜,人们争论不休。事实上,牛奶灭菌的温度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般重要,常温低温体现的只是消费个性和趋势。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成为爱喝奶的民族。我们需要不断改变自己的习惯、增强对国产乳品的信心,用不断扩大的消费,托举起一个强壮的乳业,成就一个强壮的民族。(心 月)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