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河长制落地生根结硕果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1-29

  

  (熊贤刚 朱璇)2017年,旬阳县被列为全国16个河长制试点县区之一,为了全面高效做好中省市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该县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健全组织体系,明确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严格督查考核,持续开展宣传整治工作,河道环境明显改观,河长制中期自评估考核取得了优异成绩。

  宣传氛围浓厚。为提高社会各界河湖保护及涉水安全防范意识,激发全民主动参与管水、防水、护水、治水、兴水工作,共举办河长制 八进活动65场次,出动宣传车沿途轮回播报河长制相关法律法规信息186车次,建成河长制文化宣传长廊3处,设置相对永久性标语展牌462处,制作市县级河长公示牌8块,安装镇级河长公示牌170块,开展爱水护河整治行动和文艺宣传活动245场次,发送河长制信息3.5万条/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3万份,大幅提升了群众对河长制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实现四个到位。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政府主导、部门监管,社会监督、全民参与,考核考评、激励问责,标本兼治、长效管理,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的原则,该县统筹安排,强势推进,全面达到河长制的四个标准。一是河长制工作方案到位,全部以党委政府联合发文形式制发河长制工作方案,县镇共计出台深化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22个,内容全面,任务明确,操作性强。二是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制定了河长会议制度、巡查制度、督查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信息报送制度、问题清单制度、验收制度和考核问责与激励制度及责任追究办法等,并严格组织实施,已问责1人。三是组织体系和工作责任到位,建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核心的三长三员治河网络体系,共设立县级河长6名、县级警长6名,镇级河长41名、镇级警长18名,责任督察长21名,村级河长546名,巡查员21名、监管员273名和护河员408名,实现了河湖监管无缝覆盖;详细明确各级河长、警长、督察长和河道监管员、巡查员、护河员各自工作职责,促使河道三长三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河湖乱象得到及时根治。四是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到位,县河长办根据巡查、暗访、抽查发现的河道环境问题,按月制定河长制任务清单呈报县级河长、警长批示督办,根据批示意见,印发各镇月度问题清单,并要求按时报送月度整治成效;结合现场核查情况和月度任务工作台账,每月制发通报进行表扬奖励加分和批评惩戒扣分,通过河道问题在线销号制促使领导高度重视,部门联动给力,各镇齐抓共管。共制发问题呈报清单6期,月度工作通报7期,工作简报11期,21个镇和7个成员单位河长制中期评估初验考核工作已全面完成。

  强化监管整治。为加强境内河湖监管整治推进工作,阳光公开选聘河道巡查员和护水保洁员429人对河道进行日常巡查、保洁监管、纠违整改、上报反馈和达标整治工作,明确各村监委会主任为辖区河道监管员,县镇河长办负责对河道监管员、巡查员和护河员实施双重绩效考核管理,激发河道三员按日履职和主动作为,实现了县境内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人管目标。水域环境治理重点一是协力治脏,全面清理公路外线至河边的白色垃圾、弃置杂物和建筑垃圾,有效治理沿江沿河直排生活污水、裸露排放粪便、臭水沟死水坑和偷排工业废水等;二是全力治乱,清理取缔滥挖乱采及偷采盗采,覆平河道尾料和沙坑,理顺砂石采供秩序,清运违规堆放砂石料和倾倒弃渣,拆除防洪线以下违章建筑物,清理河道三无船只,取缔养殖网箱等;三是合力治差,绿化岸坡裸露地表,整修损毁护水设施,修建堤防水利景观,实施水生态修复,培育环保农业产业等。

  全力消除乱象。先后开展了河道联合执法行动、河道管理百日整治行动和整治河湖倒垃圾排污水采砂石专项行动等,确保水域环境干净有序,共组织执法行动272次,查处涉水违法案例85件,刑事拘留5人,治安拘留15人,罚款14人8.9万元,排查问题隐患103起,现场整改85起,交办督办18起;各镇各相关单位高效作为,下茬整治河道滥挖乱采、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占乱建、围垦种植、电毒炸鱼等几乱现象,共取缔非法采砂点11处,取缔非法采沙船6艘,查处非法捕鱼18起,暂扣三无船只9艘,达标整治排污口44处,清除河道白色垃圾和杂物252吨,打捞库区水面漂浮物147吨,拆除涉河违章搭建28处,岸坡补植绿化栽植各类苗木14万株,河道水生态得到及时修复。

  创新模式引领。一是建立旬阳县河长制工作微信交流群和QQ群,及时在线发布信息和下达任务,督促各镇各相关部门群内反馈工作业绩,推荐经验典型,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二是严格实行一月一巡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清单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确保河湖生态安澜。三是推行河道水环境问题微信有奖举报,动员全民发现涉河涉水问题及时监督检举,形成社会参与水环境保护的良好态势。四是结合县情实际量身打造旬阳县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实行河道县镇村三级双线管理,发现问题上报或交办,定向下达任务,及时在线督导整改落实。五是建立监督管理体系,投资500余万元对汉江干流和旬河出口段等重点部位安装360度高清球型摄像头63处,实现河流区域监管全覆盖;采取电视宣传、发放宣传单、举办各类宣传活动和对外公示投诉举报电话来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共聘请50名社会义务监督员对河湖环境实施监督管理保护;在双河镇群众自发组织的爱心护河志愿队带动下,全县已成立此类组织38支,他们经常徒步数公里,清捡河道垃圾,保护生活环境,使县域环境卫生面貌极大改观。六是积极打造示范河流和示范镇,规范建立一河一档,制定实施一河一策,围绕实现河流净清美目标,辖区21个镇积极筹措资金,扎实开展河道环境整治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新修河堤121千米,续建生态河堤5.2千米,新增水利景观景点4处,新建污水处理厂5个、在建2个,新建垃圾填埋场13处,河岸补植绿化86千米,建成水系森林廊道2处。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