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去年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近200亿元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2-07

  [摘要]2017年江门市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196.70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9元,同比增长4%和10%。

  2017年江门市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196.70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9元,同比增长4%和10%。农村改革、精准扶贫、基层治理和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一批改革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强市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这是记者近日从市农业局获悉的。

  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家

  过去一年,江门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措施,推进生产新发展、调优新结构、扶持新主体、发展新业态、拓宽新渠道、培育新动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去年我市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近200亿元

  以建设国家、省级现代农业平台引领三产融合发展。香港利苑集团食品深加工等项目落户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台山中国农业公园基本建成基础公共设施和全国首个禾海稻浪生态文化主题园,广府人出洋第一港主题公园对外开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全市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8家、家庭农场15家,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25万户、覆盖率62%。完成第二轮农业政银保放款额度2.6亿元,扶持100家以上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广,产学研合作深化,转化农业科技成果超30项;培育农业新型研发机构5家,14家企业(单位)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及转化平台。全市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均达96%以上,农作物综合化机械水平达到58%,其中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3%,持续领跑全省。

  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

  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是江门市三农工作目标。去年以来,江门市围绕农村土地确权颁证、集体产权制度、村改居社区政经分开、村级集体经济、民生事项等方面开展改革创新,着力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

  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铺开。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71个镇(街)11969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占应确权的99.91%;颁发确权证书536292个,颁证率94.71%,超额完成年度颁证率90%的政府主要考核目标。

  优化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做到农村财务账与农村三资管理系统有机结合,逐步实现统一平台、统一标准、分级实施、制度健全、管理动态、交易阳光、监控实时、信息共享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新模式。新会区获批开展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开展政经分开改革,在村改居社区实行政经五分开,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三权权能兑现新模式。以鹤山市国家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为契机,探索、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示范带动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

  同时,继续提升统筹城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扶贫与低保两线合一试点,构建常态化、全覆盖的城乡扶贫长效机制;推进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在全省首创PPP模式开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市财政共投入87240万元,累计完成4868条自然村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占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总数的52%。

????(文章来源:江门台)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