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脱贫攻坚的“智慧引擎”——甘肃教育扶贫掠影(2)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2-28
  在天水市秦安县的偏远山区陇城镇,为让贫困地区孩子实现就近入学,当地专门建成占地15亩的陇城教育园区,除统一安排食宿外,为每个走教片区配备了一辆车,早晚专车接送授课老师,全学区小学教师也打破校际界限,统一纳入园区管理,人力资源一盘棋,打破校际壁垒,主课教师相对固定定期交流走教,副课教师随机巡回走教,同一学科教师可以为多所学校的学生“走教”上课。这种“学生不动老师动”的新探索,收获了当地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学生、家长们的“点赞”。
  拔穷根,提高职业教育服务水平“职业教育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帮助贫困学生改变命运,更重要的是,可以带动一个家庭、一个村庄在未来发生巨大转变。”静宁县职教中心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甘肃省着力促进优质职教资源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通过多种途径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目前,每年有近8万名贫困家庭学生接受免费中职教育、近4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在省内高职(专科)院校接受免费高职(专科)教育。同时,甘肃积极发挥“农”字头中职学校、农林类职业院校和涉农专业点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在贫困地区开办涉农专业教学点,广泛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训年规模达到100万人次。
  建机制,筑牢乡村教师队伍基础
  “现在,我们不仅住进了新的宿舍,每个月还能多领取580元补助,一年的收入能达到5万多元。”在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定西市渭源县,担任麻家集中学英语教师的晏友芳说。
  甘肃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从2013年开始,甘肃就启动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工作,在国家实施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基础上,将实施范围扩展到17个插花型贫困县,实施对象由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扩展到乡村幼儿园教师。省里还将乡村教师的生活补助工作纳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强力推进,并重点向条件艰苦地区倾斜、向村小和教学点倾斜,5年来共发放生活补助超过13亿元,全省17万名乡村教师受益。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