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镇多措并举促贫困群众增收惠民生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3-12

  

  近年来,镇巴县观音镇立足土地流转、企业分红、岗位创收、订单经营、激发内生动力等方式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惠民生。

  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增加资本长收入。该镇有效发挥贫困户将土地资源变资本,动员星子河、楮河二村近80户贫困户将2200余亩土地流转给丰源林牧业公司,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下经济。镇政府在协调做好土地确权登记后,采取贫困户与企业签订长效合同,每年年终算账,获得土地流转收入,不让土地资源荒芜弃耕,让贫困户在土地上获得有保障的收益。企业每年支付贫困户土地流转费用近18万元,户均年增收近2300元。

  带资入企分红双赢得利增收入。按照市县扶贫产业政策,鼓励企业吸收贫困户带资入企,带动发展创业,促进产业发展、企业增效、贫困户增收。在镇村大力宣传动员下,丰源林牧业公司将星子河、楮河2村除五保户外其他152户贫困户整村纳入产业扶贫范围,让贫困户带资加入企业,镇政府再从涉农整合切块资金中拿出50万元,解决贫困户入企资金困难,促使贫困户参股入企发展。并让丰源林牧业公司与贫困户签订分红协议,明确至少3年的分红期限和不低于入企资金6%的比率,以及分红数额,保证贫困户年年有收益,天天有增长,预计每户年增收500元左右。

  提供务工岗位获取正常劳务工资增收入。组织镇村干部摸清贫困户就业愿望和企业用工需求,优先聘用贫困人员就业,解决60余人的就业问题,从事土地整理、种植、采摘、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每人每月工资性收入达到2500元,2017年企业共支付劳务费用近100余万元。为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就业上岗率,该镇并协调县农业、林业、劳服等单位开展技能培训,确保每户至少1人掌握一门实用技能,达到培训一人、致富一家挣钱门道效果。

  订单生产稳定经营强收入。抓住生态观光旅游蓬勃发展的机遇和旅游产品附加值高的特点,按照统一规格、严格品控、订单生产、保底收购的模式,企业开出订单,上门采购贫困户生产的腊肉、山野菜等土特产品,保障最低收购价格,利用在西安、汉中、镇巴等城市开设的门店统一销售,带动贫困户足不出户,每年便能获得近40万元经营性强收入。

  激发内生动力获得奖励提收入。有效倡导勤劳致富,鼓励贫困户发展家庭产业,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对贫困户发展产业情况,按照镇村、企业认定规模、统一标准、多干多得、少干少得的原则,由丰源林牧业公司自掏腰包,镇村组织贫困户举行奖金发放仪式公开宣布,现场发放,现金奖励。去年,丰源林牧业公司对星子河、楮河2村166户贫困户发放产业发展奖励资金15万余元,每户50元3950元不等。通过较大的奖金反差,强烈刺激了贫困户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发展意识,更调动了扶志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促脱贫。刘再福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