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援疆扶贫精准发力 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4-19

图片来源互联网

  浙江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2017年进疆以来,秉承“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的崇高使命,把助力脱贫攻坚放在援疆工作突出位置,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加快推进“十城百店”“百村千厂”“万亩亿元”等产业援疆项目,力求产业早成熟、就业早稳定、农民早受益;全面开展浙江扶贫援疆“211行动”,重点向阿克苏地区2个国家级贫困县倾斜,开展“组团式”帮扶,助力受援地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进“十城百店”工程 促进“疆果东送”

  为了把阿克苏地区现有的特色农产品规模优势、品质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浙江援疆“十城百店”工程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资源整合、市场运作”的思路,通过全方位的运作,在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阿拉尔市建设“百十一”优质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连接“十仓百企”加工联盟,形成以浙江省“十城百店”销售网络为主体、辐射华东地区、带动其他内地市场的阿克苏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体系。“十城百店”工程已经被自治区列入向全疆重点推广的市场援疆项目。

  2017以来,浙江省内10个设区市有序建成了阿克苏特色农产品公共仓,统一平台运作、统一仓储服务、统一地域品牌、统一质量追溯,形成132家(包括直营店、加盟店、超市专柜和机关食堂)市场销售门店,形成“十城百店”市场网络,初步构建起“疆果东送、浙产西进”的双向现代流通体系。今年,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将加强省市指挥部联动、前后方联动、产销联动,进一步完善总体运营与开放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展浙江市场,力争实现建设销售网点300个以上,完成县级城市全覆盖;进一步提升销售量,实现以阿克苏农产品为主的新疆农产品销售20万吨左右;进一步打响品牌,举办专场对接活动。

  推进“百村千厂”工程 造血受援地

  浙江援疆结合浙江产业、市场优势及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阿拉尔市的资源禀赋,坚持“政府前期引导、企业持续发力、劳动者积极参与、市场化良性运作”的原则,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选择人口比较密集、富余劳动力充足、群众就业愿望迫切的中心乡镇、村,新建或改造现有闲置厂房、学校和礼堂等场地,建成了一批适合服装、针织、家纺等产业的生产厂房,按照“公司+卫星工厂+合作社”的模式,实现了来料加工。截至2017年底,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阿拉尔市60个村已布局工厂近200个。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指挥长、阿克苏地委副书记王通林表示,“百村千厂”工程起到了“就业一人、扶贫一户、带动一村、稳定一方”的良好效果,它不仅是解决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有效途径,还促成了贫困地区从单向帮扶到内生增长的转变。

  2018年,在浙江省市援疆指挥部的支持下,建筑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200座左右标准厂房(车间)将陆续建成,这些工厂将帮助新增1万名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预计500人。浙江省市两级援疆指挥部将积极协调和配合各县(市)人社部门加强员工普通话和劳动技能培训;根据企业特点和岗位需求实际,鼓励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试点100名员工中派驻1名能力强、威信高、懂双语、善管理的乡镇或村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企业抓管理、搞培训、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和稳定就业工作,帮助企业安心生产。

  推进“万亩亿元”工程 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2017年,浙江援疆积极推动农业“万亩亿元”增收工程试点,组建了政产学研用一体的技术攻关团队,外引浙江食用菌创新团队力量,在沙漠戈壁地区培育出首批黑木耳,在阿克苏地区4个县(市)5个村10个贫困家庭12亩果园开展中试试验,试种亩产达3万元以上,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统一。目前,温宿县、乌什县、兵团一师阿拉尔市3条黑木耳中试生产线正式投产,已生产10万余个黑木耳菌棒。

  2018年,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全面开展果园生态化高效栽培黑木耳技术的研发、试点、示范,吸引和鼓励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和优秀涉农企业参与援疆,进一步完善和扩大菌棒生产线建设,推进黑木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全年计划组织生产黑木耳菌棒150万个左右,试验栽培面积800亩,实现助农增收1200万元。此外,金华市援疆指挥部积极推动的水生蔬菜(茭白、莲藕)繁育推广项目种植规模也将达到2100亩,逐步形成万亩莲藕基地;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引入的库车县矮化中间砧苹果配套设施改进、千亩地标小白杏生产;金华市援疆指挥部引入的温宿县小龙虾养殖、油橄榄种植等项目也将正式进入推广期。随着这些优质高效农业项目的陆续上马,一批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示范基地将在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阿拉尔市建成。

  实施“211”行动 助力精准脱贫

  2018年,浙江省市援疆指挥部将实施助推受援地精准脱贫的“211”专项行动,援疆资金大幅度向乌什、柯坪2个国家级贫困县倾斜,发动组织浙江强村、名企、商会、社团等与受援地100个贫困村实行“组团式”结对帮扶,多渠道助力推动1万人就业增收、实现精准脱贫。丰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内涵,全面开展省市援疆指挥部结对贫困村活动。加大安居富民工程的支持力度,援疆资金重点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口和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户倾斜,每户在原有补助基础上再增加1万元。2018年底前,浙江各市援疆指挥部将在对口支援行政区域内,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整体规划、示范试点、分布推进等形式,帮助受援地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示范新农村。

  同时,浙江援疆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深化产业援疆带动就业工作,大力引进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强化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园区招商,不断培育发展新动力。高位推动浙江出口产品加工园和纺织印染工业园建设前期工作,加强前后方对接,启动规划编制,研究支持政策,探索建设机制。组织精准招商,努力引进高科技印染企业落户纺织印染工业园,引进向西出口的纺织服装和轻工产品生产企业落户出口产品加工园,努力把阿克苏建设成为南疆出口产品示范中心和南疆印染中心。

  浙江援疆还将稳步提升旅游援疆力度,支持阿克苏旅游目的地建设;积极推进电商援疆,探索电商订单销售,推动阿里巴巴阿克苏苹果电商精准扶贫合作协议落地,助推3万亩苹果扶贫基地建设;大力创新金融援疆,争取扩大“棉花+期货”试点范围,促进棉花产业稳定发展,推动杭州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十城百店”工程采购提供金融支持;拓宽“疆电外送”途径,协助落实2018年浙新两省区签订的13亿千瓦时援疆电力,确保浙江“电力援疆”继续走在20个援疆省市前列……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18年,浙江省计划实施援疆扶贫暨民生改善项目达到212个,安排援疆资金163680万元,占2018年援疆资金的94.75%。全体浙江援疆干部人才将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秉承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实干、砥砺前行,积极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浙江力量。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