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环保餐具“英雄气短”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4-20
    环保可降解餐具产品并非新鲜事物,早在十多年前,就出现在了市场上。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囿于价格、产品品质、公众认知度等因素,淀粉基塑料餐具的推广一路磕磕绊绊。即便是在餐饮外卖盛行和环保热潮的当下,它们也没能更好地施展“拳脚”。(4月9日《中国环境报》)
    绿色、环保,健康、节能,可谓时下社会倡导和人们追求的潮流。环保理念目前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当前,发生在小小一次性餐盒上的浪费和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小觑。
    仅以现在十分流行的外卖送餐为例,据公开数据保守估算,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三大平台的日订单量在2000万左右。按照一个订单至少包括2个餐盒、1个塑料袋,每个餐盒平均6厘米高计算,每天所用餐盒摞起来足以从地球到国际空间站转3个半来回;按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一天消耗的塑料袋可铺满168个足球场。相信这一组数字已经足够惊人,要知道就这还没算上日常堂食打包外带所消耗的餐盒量。
    可见,看似不起眼的小餐盒上是有环保大文章可做的。那么,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频率和数量,研发推广使用易降解、少污染的环保餐盒,则具有显著的环保意义。如果说前者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们的自觉和观念的进步、习惯的改变,后者则大有可为、大有努力空间。然而,从报道调查及现实情况来看,尽管像淀粉基等可降解餐具早已面世,可是实际推广应用情况却并不理想。不仅市场上难觅踪影,而且时至今日不管是餐饮商家还是广大消费者,均对其知之甚少,甚至心存疑虑,就算有也常常弃之不用。为什么这些环保餐具那么不受人待见?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迄今为止市面上的那些环保餐具不仅相对于普通一次性产品价格高企,而且质量设计良莠不齐,缺乏市场竞争力和使用优势,自然难以赢得商家和顾客的青睐。加之目前对环保餐具从技术开发到推广应用仍缺少有效配套的激励扶持政策、产品技术标准以及使用保障制度,导致当前的环保餐具不是存在技术缺陷等先天不足,就是很难大规模普及使用,更不用说与普通塑料一次性餐具比肩甚至取而代之了。在这种情况下,淀粉基等易降解餐具被束之高阁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见,要加快环保餐具的研发推广使用步伐,有力遏制如今触目惊心的塑料餐盒污染浪费现象。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引导,促使商户和食客了解并优先选用环保餐盒,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必须由相关部门牵头,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探索建立从产品开发到销售使用及回收降解的一整套激励保障政策和落地措施,切实解决价格成本、实用性能等短板,搬掉环保餐具推广使用的“拦路虎”,最大限度提升环保餐盒的市场竞争力和认可度,推动一次性餐具的减量使用和环保餐具的逐步普及。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