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用地政策,整理7类土地。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3-12-14


此前,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全国各地的确试点了土地综合整治行动,而此前整理的土地大多数是农村闲置零散的土地。一方面是对长期闲置不种的土地进行了一次大整理,然后引导村民流转,大户去种植;另一方面是采取措施将一些分散零散的土地进行大整合,采取集中连片的方式整理出来之后便于各地规模化经营。现如今,为了盘活利用好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我国也将采取措施让各地有序开展新一轮的土地综合整治行动。而此次整治行动要整理的集体建设用地刚好有七大类。

一、乡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

乡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是指那些已经批准但长期未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这些土地往往因为规划不合理、资金缺乏等原因而闲置。新用地政策将对这些土地进行调查摸底,制定合理的规划和利用方案,推动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

二、闲置的宅基地

闲置的宅基地是指那些已经分配给农民但长期未使用的宅基地。这些土地往往因为农民外出务工、搬迁等原因而闲置。新用地政策将鼓励农民通过出租、转让等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增加农民收入。

三、村庄的空闲地

村庄的空闲地是指那些未被利用的空地。这些土地往往因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而未被利用。新用地政策将对这些空地进行规划和开发,推动村庄的发展。

四、农村的厂矿废弃地

农村的厂矿废弃地是指那些因厂矿关闭或搬迁而遗留下来的废弃地。这些土地往往因为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原因而未被利用。新用地政策将对这些废弃地进行治理和修复,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

五、农村道路改线废弃地

农村道路改线废弃地是指那些因道路改线而遗留下来的废弃地。这些土地往往因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而未被利用。新用地政策将对这些废弃地进行规划和开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六、农业生产与村庄建设复合用地

农业生产与村庄建设复合用地是指那些既可用于农业生产又可用于村庄建设的用地。这些土地往往因为功能多样、地理位置优越等原因而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新用地政策将对这些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推动农业和村庄的协同发展。

七、农村的“四荒地”

农村的“四荒地”是指那些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未利用的土地。这些土地往往因为自然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远等原因而未被利用。新用地政策将对这些“四荒地”进行治理和开发,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

三农发展促进

总之,农村整理7类土地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利用,可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招募三农调查员,关注三农焦点问题,解决人民群众的相关法律诉求,致力于我国三农事业发展,欢迎您加入。010-56222885、010-56019387、010-69945235。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