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四级联动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治理 新增耕地超过8.5万亩,生态修复及污染防治17.2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9.6万亩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8-10
  自2018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启动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以来,截至目前,全省已批准实施了410多个工程,今年还将批准实施240个工程,并初步建立了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成效初显。这是记者从日前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得的最新消息。
 
  所谓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主要是指通过规划引领、系统整合和制度供给,对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进行全域优化,对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进行综合整治,以解决农村土地利用碎片化、无序化和低效化问题,实现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节约的美丽国土新格局。
 
  据介绍,关于组织体系,在横向上,浙江建立了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协同联合机制;纵向上,浙江则形成了“省管统筹、市级协调、县为主体、乡镇实施”的四级联动格局。两者共同构建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参与、部门协作”的推进机制。
 
  记者了解到,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探索,浙江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已形成了产业生态融合型、城郊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型、现代农业引领型、乡村旅游带动型、特色农村改造修复型、农田整治保护型等多种模式,并在促进乡村空间重构、产业重整、环境重生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数据显示,已经批准实施的410多个工程中,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垦造及耕地质量提升等一系列农用地综合整治,浙江已累计验收新增耕地面积超过8.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9.6万亩,实施生态整治修复面积13.8万亩、土壤污染综合防治面积3.4万亩,以及完成复垦农村建设用地面积2.9万亩。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