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旱地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4-22

  (一)主要功能

  小麦地膜穴播栽培技术较好地实现了增温、节水、增产、增效和机械化作业的结合和统一。不仅适宜于水浇地,也适合干旱作区应用。

  (二)技术要点

  1.在伏夏深耕的基础上,播种前浅耕,结合耕翻深施底肥。耕后细耙细耱,做到地面平整无大土块、无根茬,便于覆膜点播。杂草和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结合浅耕进行药剂土壤处理。

  2.覆盖地膜。一般采用幅宽1.2~1.4米、0.005~0.008毫米厚的强微地膜,亩用量在2.8~3.2公斤。覆膜时将膜拉紧铺平,用土把地膜边压实,两边各压5~10厘米土,防止大风揭膜。地膜面宽1.1~1.2米。覆膜时间随播种时间和土壤墒情而定。墒情好的情况下,随覆膜随播种,底墒足表墒差的情况下,则应结合整地施肥,适期播种。土壤过于干旱时,则等雨抢墒随覆膜随播种。

  3.种子选用抗逆性强,大穗矮秆或多穗型中矮秆小麦品种。播种前用甲基异柳磷拌种,防治地下害虫或进行种子包衣。覆膜穴播冬小麦播期比露地要推迟7~10天,防止冬前旺长。春小麦应提前5~7天播种,实行顶凌播种,抢墒足墒播种。

  4.强化田间管理,注意防止病虫害。出苗期及时检查,人工扒出个别压在地膜下面的麦苗,对缺苗的穴位要及时浸种催芽后补种,确保苗全苗齐。

  (三)适应区域西北和华北降雨量350~500毫米的半干旱地区。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yw/nszd/tl/202402/t20240226_247192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