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梨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5-30

  近期,洋县农技中心植保站技术人员在梨园景区、草坝梨园及周家坎梨园等园区调查,梨黑星病中度发生,平均病园率42%,平均病叶率12%,重发梨园病叶率23%,既影响梨园观赏,又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

  一、梨黑星病症状

  梨黑星病是梨树上一种主要的流行性真菌病害,在梨树从落花到果实近成熟期,病菌能够多次反复侵染梨树的叶片、果实、新梢等部位,其主要特征是在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层。叶片受害,叶背面出现黑色霉斑,叶正面为多角形或圆形褪绿黄斑,严重时叶正反面都长满黑色霉层,致使叶片干枯脱落;叶柄受害,出现圆形或条状凹陷霉斑,造成落叶;新梢受害,病部形成椭圆形病斑,表面有黑色霉层,皮层龟裂呈粗皮状的疮痂;果实受害,果面长出墨黑色霉层,病部凹陷木栓化,呈畸形脱落。

  二、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喷洒叶面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梨树抗性。发现病梢及早摘除带出梨园深埋。

  2、用药防治。可选用60%锰锌·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0-7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5天用药一次,注意交替轮换用药。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zbjs7155/20240529/98449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