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平乐镇:打造“绿美”生态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8-05

  

  近年来,平乐县平乐镇高埠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以打造“绿美”生态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生态农业+”“环境整治+”“基础建设+”协同绿色高质量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探索“生态农业+”模式,推动农旅融合发展。高埠村人大代表联络站抢抓农村“三变”改革机遇,组织驻站代表带头流转千亩土地到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推动高埠村实现“小田”变“大田”。并积极引进大型公司,将流转千亩土地承租出去,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8万余元。同时,紧紧抓牢“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因村制宜多元化发展产业,探索采用“稻+玉米+油菜”三茬轮作模式,利用水稻收割后的闲置田接茬种植玉米、油菜等作物,让“冬闲田”变成“四季田”,千亩农田成功完成“一年多季、一田多收”目标。盘活的千亩土地成功让69户村民成为股东,4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带动农民增收100多万元。今年,高埠村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形成金色花海,引得众多游客、摄影爱好者前来踏青游玩,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高埠村走出了一条生态兴村富民新路子。

  探索“环境整治+”模式,提升乡村生态福祉。高埠村与漓江毗邻,村内地势低洼,每逢汛期,连续高强度降雨导致村内连片800多亩的稻田土地就会遭受渍涝灾害,村民对此苦不堪言。针对这一情况,高埠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立即组织驻站代表开展实地调研,一方面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商讨,并邀请水利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则多方筹资,开展储备项目。三年间,分批次完成大渠清淤900多米,筹资40多万元为800亩连片土地规划建设排水渠,其中700多米水渠完成硬化。在2022年,通过引进大信农业有限公司完成1000余亩土地流转,实现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科技化发展。今年6月,在平乐县多地受到洪涝灾害影响的情况下,高埠村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因排水及时,1000多亩的水稻未受到洪水影响,有效保障了村民财产安全。村里的“内涝田”变成了良田,村民们长年累积的“忧心事”也变成了乡村振兴的“幸福事”。

  探索“基础建设+”模式,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高埠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始终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立足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针对高埠村水源短缺、基础设施落后等实际困难,联络站充分利用各类财政政策、支农惠农等政策,三年来累计向上积极争取财政资金624万元,对村内水渠、道路硬化、民生工程等进行了改造提升。新建供水工程1处,农业供水排水设施3880米,解决了全村土地的灌溉问题;修建产业路6条,共惠及368户共1086人;安装太阳能路灯180盏,村内主干道全部完成亮化提升;利用专项帮扶经费打出抗旱深井6口,修缮村内巷道106米。针对农村文化娱乐生活匮乏的问题,筹措20多万元新建200m2戏楼,戏楼建成以来,村内开展跳广场舞、歌唱比赛等文娱活动8次,村民们喜笑颜开。如今的高埠村旧貌换新颜,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成为村民幸福生活的生动诠释。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1880249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