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举办全市保护性耕作观摩暨技术应用培训班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9-02

  为全力实施好2024年赤峰市保护性耕作玉米秸秆全量覆盖还田长期监测点的工作,进一步推进全市保护性耕作行动,提升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水平,2024年8月26日至27日,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举办全市保护性耕作观摩暨技术应用培训班。培训班邀请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任图生教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郑金玉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程玉臣研究员三位专家作专题培训。

  

  

  

  赤峰市农牧局相关领导、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和各旗县区农牧局相关负责人、农机推广工作人员、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代表等60余人参会。赤峰市农牧局副局长麦拉苏,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所长杨薇、副所长刘汉宇出席会议。

  27日上午,培训班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五楼会议室举行了开班式。开班式由刘汉宇副所长主持。杨薇所长致欢迎辞,并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赤峰市保护性耕作玉米秸秆全量覆盖还田长期监测点的工作开展情况。杨薇希望与会专家为赤峰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献计献策,促进我市保护性耕作技术尽快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助力我市玉米增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赤峰市农牧局麦拉苏副局长结合本次培训班的学习,对赤峰市的保护性耕作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三位专家分别做了《“梨树模式”:科学利用与保护黑土地的良策》、《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与实践》、《保护性耕作探索与实践》专题培训。

  

  

  

  27日下午,培训班全体代表到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西桥试验基地进行现场观摩。玉米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赤峰综合试验站站长孟繁盛研究员主持了现场观摩活动,工作任务具体执行人张昊博士为代表们详细介绍了长期监测点和耕地质量提升监测平台四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效。

  代表们对种植模式、病虫害发生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对品种的田间表现、技术应用关键环节、农机配套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可,但是推广应用还是存在一定难度。

  此次培训班使代表们更直观的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效果,对于科学保护利用耕地、有效提升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cf/202408/t20240830_25659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