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思茅区有机茶园装上“智慧大脑”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4-10-31

  

  祖祥高山茶园基地内的太阳能杀虫灯。 见习记者 高玥 摄

  “基地里一块块被围栏圈起的茶地,就是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的试验地,用来对比应用不同技术的有机茶种植生长情况。”位于普洱市思茅区整碗村的祖祥高山茶园基地里,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天武向记者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云南普洱有机茶科技小院,“科技小院以有机茶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茶园生态高效种植模式筛选、土壤肥力培育和有机茶产业链战略等研究。”

  对祖祥公司来说,科研带来的技术创新是有机茶产业降本提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早期发展中,祖祥公司也曾深受技术力量薄弱的困扰。2015年,祖祥茶园遭遇了一场较为严重的虫害,为了坚守有机标准和品质,祖祥公司以每条虫5分钱的价格雇工人进行手工捉虫,最终捉到了640万条虫子,以30多万元的支出解决了虫害。“当时条件有限,我们只能用这个‘笨办法’,而如今,我们已经用上科技手段。”董天武感慨道。2022年4月,祖祥公司与中国电信就“有机茶园5G定制网+云上智慧工厂项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了涵盖茶园可视化、环境智能监测、产品溯源等功能的5G智慧茶园管理系统。如今,虫情监测、气象监测等设备和一个个摄像头安放在祖祥茶园里,实时监测茶树的生长情况、环境情况、病虫害情况等,构建了茶园的“智慧大脑”,实现了提前预防、精准管理。

  从科技小院到“云上智慧工厂”,祖祥公司将科技融入有机茶的种植端、管理端,从源头实现有机茶品质的提升。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有机茶产业联盟+有机技术服务中心”的经营模式,带动茶园基地133户茶农、合作社184户社员及周边村寨数百户茶农增收2300余万元。

  “从茶园到茶杯”全链条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应用,让祖祥公司实现有机茶产业腾飞。这是普洱市积极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机茶产业,助力云南省打造“绿色食品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普洱市坚持绿色和发展两手抓,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时代要求,聚焦优势资源,不断加大有机产品开发力度,扎实推进基地有机化、加工标准化、企业集约化、市场品牌化,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全市茶产业整体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

  目前,全市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达70.11万亩,获得中国有机茶认证企业334户证书438张,认证产品775个,认证企业数和认证证书数均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规模优质茶叶生产基地。(见习记者:高玥 记者:胡梅君)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4/zhoushilianbo-new_1030/14157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