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产业协同:如何让乡村经济多元化成为现实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4-22

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核心在于打通城乡要素流通壁垒,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在城乡二元结构亟待突破的当下,如何构建互利共赢的城乡产业协同体系,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命题。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来跟大家聊聊,为城乡融合发展指明方向的法规。

城乡产业协同:如何让乡村经济多元化成为现实

《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五十六条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在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健全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这一法条紧扣现实需求——当前部分乡村产业仍存在附加值低、链条断裂、农民参与度不足等痛点。

实践层面,该法规的落地需把握三重维度:其一,强化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与乡村土地、劳动力资源精准对接,如发展"城市研发+乡村生产"的协作模式;其二,筑牢农民主体地位,避免产业发展中出现"资本主导、农民失语"现象,可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其三,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从单一农产品生产向加工、物流、电商、文旅等环节拓展。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想说,以法治护航城乡产业协同,既能让乡村在产业振兴中守住乡土本味,又能为城市发展注入生态活力,真正实现城乡资源优势互补、发展同频共振。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调研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