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耙柑:从川渝柑橘林到舌尖的春日记忆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6-04

在川渝冬日的柑橘林里,耙耙柑总以一抹金黄崭露头角。这名字带着方言的亲昵——“耙耙”意为软,恰如其分地形容了它成熟后果皮的松软质感,剥开时指尖能触到微微的颤意。今天,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的三农调查员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水果。

耙耙柑:从川渝柑橘林到舌尖的春日记忆

作为清见橘橙与椪柑的杂交品种,它生得圆润讨喜,薄如蝉翼的橙黄果皮裹着饱满果肉。剥开瞬间,清新果香混着果酸气息扑面而来,果粒如琥珀般晶莹紧实,咬下时汁水在舌尖迸发,清甜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酸,像春日溪水解冻的灵动,尾韵悠长。无籽的设计更是贴心,老人小孩都能畅快大嚼。  

论营养,它堪称“维C小金矿”,每颗果子含丰富维生素C与膳食纤维,既润燥养颜,又能化解冬日油腻。四川人常说“开春吃耙耙柑,胜过喝凉茶”,便是对这份天然滋养的认可。  

在蒲江、丹棱等地,果农们遵循自然节奏:春日疏花保果,夏季抗旱防晒,秋冬以有机肥滋养,更让果子“挂果越冬”沉淀糖分。经霜露浸润的耙耙柑,甜酸比达17:3,随手剥开一颗,都是阳光与时间酿就的甜润。  

如今逛水果店,它总在显眼处招摇。直接吃,感受果肉爆汁的畅快;拌酸奶,酸甜与奶香交织;甚至连果皮晒干泡蜜水,都藏着春日的清新。这颗从川渝方言里走出的水果,正用柔软与清甜,成为人们舌尖上的春日记忆。

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三农调查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