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光辉历程,勇担时代使命——庆祝建党104周年暨弘扬传承文化活动在乌兰察布举行

来源: 作者:张清春 时间:2025-07-04

(高文玉 李永峰 卫临清 杜飞)为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党的初心使命,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2025年6月29日,来自各地的退伍军人、教师、书画艺术家、手工艺传承人、品牌创始人等齐聚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高庙子旅游生态园举行“铭记光辉历程,勇担时代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内涵与品牌深度融合发展主题活动”,由“天地知”“巾帼巧手”“元海瀚林”品牌创始人曹志琴公益主持             。

 活动开场,党员代表路长海同志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致敬历史,礼赞当下;传递信仰,照亮未来。

     内蒙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创造了草原文化、游牧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动和发展并呈现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展现活态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搭建内蒙古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重要平台,唤醒全社会对文物保护的热情,让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我们要秉承古为今用,发扬和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白石再传弟子陈军华受恩师刘永泰委托,为齐白石艺术研究院刘永泰工作室内蒙古培训研学基地授牌,并任命张智慧为该基地常务院长。

       仪式上,新任常务院长张智慧接过牌匾,郑重表示将以三个 “进行到底”弘扬齐派书画艺术,首先,将艺术传承进行到底,坚持对齐派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的艺术理念与笔墨技法的研习,通过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书画培训课程,让更多人深入了解齐派艺术精髓,确保流派根基稳固;其次,将文化传播进行到底,积极组织各类研学活动、艺术展览,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齐派艺术影响力,让齐派文化走进内蒙古,走出全国,走向世界;再次,将地域融合进行到底,深入挖掘内蒙古地域文化特色,推动齐派艺术与草原风情、民族艺术深度融合,创作兼具传统韵味与地域特色的艺术作品,让齐派艺术在内蒙古这片土地上绽放全新光彩。

         有幸的是,陈军华院长与刘永泰老先生视频成功连线,与在场参会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别具意义的珍贵时刻,刘老深情表示:希望在陈军华与张智慧两位院长带领下,不负使命,践行传承责任,让齐派精神文化艺术绵延不绝,把内蒙古书画培训研学基地办好,为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

       陈军华院长百感交集,讲到:授牌环节本身便是师徒情谊与艺术使命传承的生动体现,这一过程更是齐派艺术传承脉络中重要的一环。从艺术传承角度来看,齐派艺术以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独特理念、精湛笔墨技法与鲜活题材自成一派。自己代师完成授牌与任命,是刘永泰对齐派艺术传承责任的郑重托付。齐白石艺术研究院刘永泰工作室内蒙古书画培训研学基地授牌仪式在高庙子生态园隆重举行,标志着齐派艺术在内蒙古开启传承与发展的全新征程,其背后蕴含的三重传承精神,更是为传统艺术的延续注入强大动力。

        内蒙古书画培训研学基地的成立搭建起了齐派艺术与内蒙古地域文化交融的桥梁,将通过书画培训、研学活动,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领略齐派艺术的魅力,推动齐派艺术风格与审美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

未来,齐派艺术将汲取内蒙古草原风情、民族艺术等独特文化元素,丰富自身创作内涵;齐派艺术的引入,也将为          内蒙古文化艺术领域注入新活力,推动二者相互交融、协同发展,实现文化艺术在不同地域间的繁荣传承。

        新任常务院长张智慧将带领团队,肩负起传承发展的重任,确保艺术传承的接力棒在师徒间永续传递,让齐派艺术的精神内核代代相传。

       此次授牌仪式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的参与,书法家王增老师现场挥毫泼墨,为活动助兴。党员、退役军人、书画艺术家、手工艺术爱好者、品牌创始人等各界参会嘉宾通过观赏刘永泰等名家画作,分享笔会书画艺术作品、交流手工艺术品创作、如何发展自主品牌、基地建设等相互探讨,内蒙古老兵文工团退役军人们以混声合唱、诗歌朗诵,歌颂爱党爱国情怀。大家纷纷表示: 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要永续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强大根基。新征程上,我们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将自主品牌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走进百姓生活、浸润群众心田,为北疆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现场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第五届民族艺术文化产业委员会理事会副秘书长张智慧接受了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理事、副秘书长郝俊美代颁发的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艺术文化产业委员会内蒙古基地牌匾。

        郝俊美常务副秘书长讲到:文化见证兴衰,非遗彰显魅力。我们在推进文化建设、保护和支持文化传承过程中重任在肩,需要手手相连,既要根植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意识,又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记录非遗的传承实践,将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艺术文化产业委员会内蒙古基地落地于此,就是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传承与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今后将在这里举办更多丰富多彩、具有教育意义的公益活动,让更多人走近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注入新活力,也为内蒙古文旅产业的发展增添新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砥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现场由北京市老年书画联谊会会长常战杰代表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会长张汉东为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内蒙古办公室在当地的设立,颁授牌匾,办公室主任李永军接受牌匾后,表态: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国家一级社团,宗旨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我们将按照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的要求,致力于关注广大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青少年健康教育成果搭建平台为发展任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承悠久中华文明,不断探索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方法,推动青少年健康教育行业的全面发展。

      本次活动由郝謦艺(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内蒙古老兵文工团、内蒙古蒙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艺术文化产业委员会、齐白石艺术研究院刘永泰工作室、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劳动教育分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评价服务工作委员会、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得到天地知、郝馨艺、巾帼巧手、元海瀚林等品牌及北京老年书画联谊会、北京朝都文化摄制组、中国教育电视台《七彩龙娃》栏目外联制片人高文玉等为活动组织策划、摄影摄像、新闻宣传报道等方面的公益支持。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