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生态低碳+出口”双轮驱动全链发展建强绿茶出口第一县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5-08-04

    夹江县位于四川茶叶C型分布核心区,既有低海拔的早茶优势,又有高山云雾的生态优势。近年来,夹江以青衣江为界,建成出口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峨眉前山高山生态茶产业园,茶叶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生态低碳茶叶14万亩;先后获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绿茶出口发展第一县”“世界出口绿茶核心产区”等荣誉称号,2023年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整建制推进试点县”。2024年夹江县茶产业综合产值超100亿元。

  一、多维发力,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是机制创新协同推动有力。构建“1+2+N”的组织体系,即由县长挂帅的指挥部,2个分别由分管县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以及N个部门、镇村联动的网格化管理单元。同时,创新“三单管理”机制,建立任务清单精准定责、问题清单销号整改、成效清单量化考核的闭环机制,形成县-部门-镇(街道)三级联动体系,将生态茶园建设纳入镇(街道)乡村振兴工作考核指标,构建起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多维工作格局。

  二是多元投入结合激发活力。搭建“财政引导+金融赋能+社会参与”多元投入机制,县财政局每年安排38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茶叶产业建圈强链发展,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2亿元,包装生成总投资8.8亿元的“百里茶乡”综合体项目,对全县茶叶园区进行生态低碳改造。出台《支持夹江县茶产业发展的四条措施》文件,对生态低碳茶认证基地给予10万元/千亩奖励。创新推出“农担贷”“茶叶贷”等专项金融产品,开辟茶企贷款“绿色通道”,累计向茶企发放贷款超1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3亿元。厚全集团秸秆处置中心等8个重点项目获农发行绿色信贷扶持,形成年产8万吨有机肥产能,带动茶叶核心产区绿色循环种养覆盖率达95%。

  三是深化技术研发挖掘潜力。与中茶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构建“四化”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整合9.8亿元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提升工程,创新“茶-林-草”立体种植模式,实现茶林间种率达60%,荣获3“全国生态低碳茶示范基地”。与川农大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夹江新茶饮未来技术研发中心”,并同步建设“夹江万吨级新茶饮生产基地”,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体系。与刘仲华院士团队和百岳茶业合作,引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成夏秋茶绿色生态生产示范基地,机采效率提升15倍,百岳高山绿茶溢价率提升35%,并成功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

  二、提档升级,建立产业发展全链条

  一是数智赋能。建立智慧农业系统中心,集成“改土+优种+智能灌溉+数字管控”4大技术,精准监测沼液施用对土壤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系统实时分析气象、土壤等5类数据,使特早茶霜冻防护率达98%,鲜叶优品率提升50%。同时配备“1站式专家问诊+全流程溯源”功能,10余项指标5秒内上传至数字平台,AI自动生成3级预警实现施肥精准度提升至95%、肥料利用率提升25%、病虫害防控效率提高98%,带动园区茶叶优质率提升至15%,亩均增收超1300元。

  二是培优品质。推广“山上种茶、茶林间种,山下种粮、粮经轮作”立体农业模式,在现代茶产业示范园区修文基地构建“乔木-灌木-草本”生态系统,建立“双标联动”认证体系,严格推行《生态茶园建设指南》,建成全4国首个茶叶全链条碳足迹追溯系统,建成全国首批生态茶认证核心示范区1000亩,辐射带动7000亩建成生态茶生产示范基地,建成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23万亩。

  三是延伸链条。遵循“粗加工进基地,精加工进园区”的思路,谋划茶产业全链条发展布局。建成全国首条立体布局精制眉茶生产线,实现年加工能力5万吨;建成集线上线下交易、现代化智能工厂、仓储物流运输、金融结算服务于一体的“一带一路”夹江出口茶园区,为茶企提供“研、产、储、销”全生命周期服务;形成“1+3+257+N”的出口茶加工产业集群,以县茶叶协会为中心,3家龙头企业引领,257家企业和N个茶农协同发展。

  三、提升效益,开辟融合发展新路径

  一是文旅赋能融合发展。打造“茶业+”融合发展模式,将茶叶与文化、教育和旅游等元素紧密联合,串联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千佛岩景区,打造“生态康养——碳汇体验——非遗研学”于一体的特色文旅线路,2024年接待茶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茶旅综合收入12.6亿元,其中“遗产揽胜·天福品茗”线路,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修文村通过碳汇体验带动村集体收入增加6.8万元。

  二是品牌引领内需发力。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主,5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的品牌体系,全县20余家茶业企业拥有系列自主品牌,成功打造“东风堰®”农业特色品牌,高端产品溢价率提升35%。“夹江绿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百岳高山绿茶获“生态食材产品”认定,带动全县生态低碳茶产值突破11.88亿元。

  三是育强基地远销海外。瞄准“出口绿茶第一县”发展目标,大力培育出口茶产业,现有出口茶备案基地10.4万亩。加强成乐铁路港口岸合作,成功开通茶叶出口中亚和中欧专列6列,远销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西非、东亚和东欧等地区。2024年出口绿茶4.02万吨,占全国11.3%、居全省第1位。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5/6/16/b9bd2c10b8b945a7a1cdadd8b4abd93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