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谚语:“暑伏不种薯,种薯不结薯” 为什么这么说?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7-03

  还有几天就要到小暑节气了,小暑一到,也就象征着夏天中最热的时候要到来了,这个时候,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的阶段,农民朋友们要做的就是加强田间管理。那么关于小暑的谚语你听过多少呢?小编就搜集到了几句关于田间生产劳作的谚语,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农村谚语:“暑伏不种薯,种薯不结薯” 为什么这么说?

  “暑伏不热,五谷不结”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农民朋友自古以来就是“靠天吃饭”,收成的好坏多半是由天气因素来决定的。夏天温度高,天气好,农作物才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快速地生长,结出果实。暑伏不热,五谷就无法结出饱满的果实。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有雨种荞麦”

  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算起,头伏为10天,二伏为10天或20天,三伏为10天。头伏适合种萝卜,二伏适合种大白菜和青菜,三伏后有雨水的话就可以种植荞麦了。

农村谚语:“暑伏不种薯,种薯不结薯” 为什么这么说?

  "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芝麻是喜温的夏作物,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更好地生长,因此,适时进行播种,才能满足芝麻对光、温、水、气、土、肥的需要。小暑节气温度高,适宜芝麻的生长发育,所以在这个时候种植芝麻后期才能够高产。不过我国南北地区的气候也存在着差异,例如在江西,头伏是播种最适合的时期,广东则有“小暑芝麻,大暑豆”的说法,而在湖北则是 “头伏芝麻,二伏豆”。所以,地区不同,种植时间也有所差异。

  “暑伏不种薯,种薯不结薯”

  这句话的意思是伏天之后就不种植红薯了,因为太晚的话,红薯会无法结果,即使结果了也没时间长个头,果实会不好吃。因此夏天种植红薯早一点才好,晚了就会影响收成。

  由此可见,农村的谚语都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一直以来对于农业生产都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以前的人就是根据这些农谚从事耕种与劳作的。读者朋友们,你还知道哪些农谚呢?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