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们的顺口溜 -中国农村网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1-29

  基层工作就是要接地气,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这既关乎思想认识也体现工作方法。身边的同事在脱贫攻坚中讲的顺口溜,简单明了切中要害,顺口又顺耳,很容易拉进与群众的距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精准扶贫首先要把国家的扶贫好政策宣传好、落实好。某位县委书记是个老基层,常挂在嘴边的是三力和三心。他说县这个层面需要执行力、公信力、发展力,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政策、建设高效廉洁诚信政府、因地制宜推动发展;脱贫攻坚工作压力大,他总鼓励同志们干工作要摸着良心、出于公心、不忘初心。对驻村帮扶干部,他要求对待贫困户要像家人和邻居一样,做到亲帮亲、邻帮邻,办成几件事,赢得一片心;当大家面对棘手问题有畏难情绪时,他强调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

  贫困户脱贫标准很具体,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是个硬杠杠,如何做到精准快速识别,同志们有自己的心得: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里有没有读书郎,这些都是判断一个贫困家庭真实状况的指标,据此可以找到有效帮扶的着力点。脱贫攻坚更要打好基础设施这场硬仗,路到家门口,水到水缸头,电力通讯不能漏,尽快打破发展瓶颈,为深度贫困地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提供助推器。

  在毕节,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一开始就定位为讲习并重、讲以致用,不仅干部带头讲,种田能手、农技员、乡村教师等都是讲习员,他们的经验来自基层、土地和实践,更懂农民,更能解决实际问题,里面的语言更为生动。领着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讲的就是脱贫攻坚需要在党组织领导下,宣传与发动群众,建立村社一体的合作社,有效巩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大力发展产业。真正有效脱贫还要靠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和内在能力,特惠贷有五万,甩开膀子自己干,倡导大家不再等靠要。贫困与非贫困是渐进的,但认定贫困户却有一定标准,一些边缘户享受不到扶贫政策有点不高兴,贫困非贫都一样,国家政策一齐帮,扶贫干部通过其他一些帮扶措施及时化解矛盾。

  扶贫工作很辛苦,经常是五加二、白加黑,很多同志舍小家顾大家。一位刚从西藏边防部队转业的干部在自己的《民情日记》扉页上写着为国戍边整九年,回乡扶贫心也甘。这样感人的顺口溜举不胜举,都是来自于无数扶贫干部的切身感受,折射出新时代干事创业的激情。家事每因官事废,诗篇多向客途成,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黔西县去年在全市率先脱贫摘帽,实现人民满意、精彩出列,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们因为有机会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而书写了自己人生最壮丽的篇章!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29日05版)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