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田埂指导 智能化让种田更轻松——黑土地上聆听科技春耕备耕新事(2)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4-04
  “智慧农机”精准耕种
  人勤春来早,检修农机备耕忙。在黑龙江省孙吴县桦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院落里,大型农机排成一排。合作社理事长吴德显正在检修农机,他说,以前种地用的是小四轮,现在用的是装上卫星导航系统的大农机。
  “比如自动精量播种机,将行距、间距输入控制系统,不用把方向盘,也走不歪。”吴德显说,传统播种所需种子按斤计量,自动精量播种按株说话,大大提高了播种的精准度,减少种子浪费,节省了种植成本。
  大型农机装上信息化大脑,成为春耕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黑龙江省逊克县丰禾现代农机合作社购买了两台自动精量播种机,合作社理事长侯宝柱说,使用智能化大农机,使传统的春耕生产,由粗放式转向精细化、精准化、数据化,为丰收奠定基础。
  在黑龙江垦区,许多农场都拥有世界顶尖的农机设备,配备了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系统、遥感系统等,这些技术集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量播种、变量施肥于一体,可以一次完成深松、浅翻、整地、播种、合墒、镇压等六项作业,旱田耕作从种到收实现了百分百机械化。
  从马拉牛耕到卫星导航大农机,现代科技正在改变着黑土地传统的耕作方式。
  智能化催芽苗齐秧壮
  春分刚过,在庆安县久胜镇久阳村,虽然还未开犁,但这里的稻农们已开始忙活。久阳村孙广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广组织社员,将稻种送到久宏水稻园区智能化催芽车间。
  孙广说,以前都是在炕头上捂,冷热不均,出芽不齐。相比过去,智能化浸种催芽既方便又省心,从浸种到催芽仅用10天时间,节省了2至3天,而且芽匀、芽齐、芽壮,为培育壮苗奠定坚实基础。
  催芽箱一字排开,每个箱体宽约3米,高约2米,箱体外面都装着温度、湿度显示仪。据久宏水稻园区技术负责人寇红专说,浸种期间对水温有严格要求,每个箱体都有多个感温探头,感温探头的数据传输到显示仪上,然后再传到电脑上,人工控制,实现了恒温。
  据了解,久宏水稻园区是庆安县最大的水稻催芽育种基地,每次浸种催芽500吨,今年预计为20万亩稻田提供智能化浸种催芽服务。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粳稻生产基地。近年来,该省不断提高水稻生产科技含量,目前全省智能化浸种催芽基地已达1000多个,使水稻浸种催芽从小农经营迈向了智能化生产的新阶段。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