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试点并推广蚯蚓养殖、微生物菌肥显成效(1)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6-12
  春秋两季是蚯蚓养殖和微生物菌肥施用的最佳时期,按照今年10月完成专项工作的计划,同时考虑7、8月高温不利于蚯蚓养殖和生物菌肥发挥作用,目前,本市各涉农区、市级相关单位设施菜田里最后一批蚯蚓养殖和生物菌肥的施用已在5月全部启动。近日,市农业农村委蔬菜办公室与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金山区召开蔬菜绿色发展现场交流会,本市各涉农区、光明集团、上实集团等单位蔬菜管理部门负责人和蔬菜站(农技中心)负责人参加了现场会。参会人员实地参观了金山银龙七场土壤保育和改良现场。会上,各涉农区、光明集团、上实集团汇报交流了设施菜田土壤保育和改良、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蔬菜绿色发展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及下一步打算。
  病害发生下降
  单株重量提升
  设施菜田种植年限高,土壤“积食”怎么办?2018年6月起,市农业农村委以任务为牵引、以项目为支撑,通过蚯蚓养殖、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促进生产提质增效,推进保育和改良土壤,实现蔬菜绿色发展。位于金山区朱泾镇的银龙蔬菜七场就是其中一个基地。在银龙蔬菜大棚里,农业技术人员轻轻翻开土壤,能清晰地看到许多蚯蚓来回蠕动。“蚯蚓在土壤中的大量活动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从而进一步改良土质,提高有机质含量,减少氮肥使用,有利于种植。”银龙蔬菜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开始,银龙蔬菜七场分三茬先后投入每亩20吨的蚯蚓肥,覆盖基地174亩土地。使用蚯蚓肥后,银龙基地今年2月份采收的生菜,“软腐病”等病害发病率显著下降,蔬菜单株重量明显提升。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