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的繁殖方法和管理要点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6-18

  贝母,也叫川贝、空草、药实等,是一种比较珍贵的药用植物,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等功效,市面上常见的川贝枇杷膏就是以此为原料制成的。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如今种植贝母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那么贝母是怎么样繁殖的?又该如何管理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贝母的繁殖方法和管理要点。

贝母
贝母

一、繁殖方法

  贝母常见的繁殖方法有块茎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

  1.块茎繁殖

  每年早春或秋季,将地下块茎全部挖出,选大者入药,小者留种。种植前需要施足底肥,进行整地做畦。开浅沟,沟深6厘米-9厘米,沟距30厘米-36厘米,然后在沟内每隔15厘米-18厘米放块茎1-2枚,覆土3厘米-5厘米。若土壤湿度较好,15天左右即可出苗。每亩播种块茎约40公斤。多降雨地区进行垄作,在垄的两侧底部开沟种植。

  2.种子繁殖

  我国北方地区在四月播种。播种前将种子用温水浸泡8-12个小时,然后取出条播。行距30-36厘米,开浅沟约3厘米-4.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约1.5厘米,镇压、浇水。每亩播种量2公斤-2.5公斤。

  二、田间管理

  贝母4-8月为茎蔓生长期,8月以后至10月初霜降前,为块茎生长期。田间管理应根据其生长特点进行。

  1.除草松土

  贝母4月出苗后至6月蔓叶为覆盖地面以前,除草、松土、浇水。8月以后应保持地面经常性湿润,以利于根茎生长。

贝母
贝母

  2.追肥

  6-8月,结合浇水、追肥、施粪尿2-3次,促进其茎叶生长。9月上旬追加磷、钾肥,促进其块根生长。

  3.搭架

  有些品种或土地某些水肥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苗会出现高15-18厘米的情况,需在行间插竹竿,供植物蔓茎攀援,以便于开花结子。

  4.除草

  种植贝母后,建议用新高脂膜来避免幼苗被病菌感染,提高抗灾能力和光合作用。出苗以后若有杂草生长,拔除时切忌伤到鳞茎。

以上就是贝母的繁殖方法和管理要点,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繁殖,贝母喜冷凉湿润的环境条件,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水肥充足,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等工作。想了解更多种植技术,请关注第一农经网。

(第一农经整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