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互联网+农机”开启智慧农业新格局(1)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6-20
  昌吉回族自治州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和工业加工番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随着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卫星导航系统、飞防飞播无人机、大型智能采棉机等农机装备在该州得到广泛应用,配合互联网的应用,农业变得“智慧”起来。 
  一个平台管农机 
  农忙时节,在昌吉州田野上,现代化农机耕作传出的隆隆声与农民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眼下,奇台县100多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扬花灌浆期。5月29日,在西北湾镇千亩麦田上,一架植保无人机飞过田间,所过之处,麦浪翻滚,细密的药水成雾状散开,均匀洒在叶片上。33岁的田玉新是这架无人机的主人和“飞手”,除了给自家300多亩地打药施肥,他还给其他村民做飞防。2019年4月,他花7万多元又买回了一架大疆新型植保无人机T16。田玉新算过账,一架无人机一年可完成3万余亩地作业,仅此一项,2019年可增加20多万元收入。 
  昌吉州2018年农机装备总量达到252万千瓦,拥有各类拖拉机6.6万台,配套农具12.5万台(架),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5%,处于“全国领先、新疆一流”发展水平。2018年,昌吉州小麦、玉米、棉花全程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100%、100%和97%。 
  2018年,昌吉州启动建设“智慧农机”信息平台。打开手机APP,全州农机合作社的每一台拖拉机在哪块地里作业、拖拉机犁地的深度、作业面积等信息一目了然。该平台通过安装在拖拉机上的信息监测和发射系统,将分散在各地的农机连接到一个网络系统平台上,实现实时监测、统一调度、协调管理。现代科技为农机装上智能芯,智慧农机向全产业链拓展,正改变着千百年来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也描摹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图景。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