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耕地 需要大修(3)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6-26
  中国土壤修复尚处于起步阶段,将经历从大乱到大治过程。我国土地已修复场地数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从发达国家的整体经验看,未来随着土壤污染问题不断突出,中国将经历从修复技术、治理模式以及立法规范化的过程。同时,耕地大修,倡导国家主导企业参与模式,摒弃国家财政主导模式,要建立社会资本参与的市场激励措施,通过所涉及土地的土地多权制度、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大胆创新,把为修复耕地与空间互换地的自然资源产权化、自然资源资产化和自然资产证券化,把耕地大修事业作成一个盘活污染耕地资产朝阳产业。
  其实,土地制度、意识形态和粮食安全是大家关注生态安全的重点。真的,哪天遇到了中国人吃饭的大问题,拔掉一切植被立马种粮食,十八亿亩还是那十八亿亩嘛。真的,真的有一天遇到中国粮食颗粒全无,也许,别人比十四亿中国人,还要着急。耕地大修,百年大计,利国利民,福祉子孙。
  以色列,完全一个沙漠国家却能成为农业出口大国,荷兰,一个填海而成的国家也成了农业出口大国。探索中国十八亿亩耕地有效的休养生息技术和思想途径,需要真勇气,更需要大智慧。土壤不大修,早晚是个病。车,总不能爆胎了,才开始换“备胎”嘛。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