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红色老区茶山行”实践团队赴金寨开展茶产业调研活动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7-23

南京农业大学“红色老区茶山行”实践团队赴金寨开展茶产业调研活动

“山绿水清有茶叶,人间天堂在金寨”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国家级首批重点贫困县和全国特困地区重点县。茶叶是金寨农业的龙头产业,更是农业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六安市金寨县拥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它不仅是众多革命烈士栖息之地,也是红色精神传播弘扬的故乡。

值此建国70周年之际,为响应“美丽红色茶区行”活动号召,献礼建党100年,7月21日,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主任陈暄带领茶学专业及园艺专业本科生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进行茶产业调研。

上午,实践团队到达金寨县政务服务中心与金寨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再军、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辉就该县县红色历史和茶产业概况进行交流沟通,并规划行程。下午,在当地领导的陪同下,实践团队开始正式走访当地茶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

团队首先到达的是金寨县四季春茶叶专业合作社,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劳动模范的理事长陈先志成长于贫寒农家,带领乡民共同致富梦想,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用一缕茶韵,让这片土地芳香四溢生机勃勃。陈先志介绍该合作社一亩产量约600-700斤,主要销售沐芽系列产品,包括野生沐芽、青沐芽、白沐芽、红沐芽、冬沐芽等。针对扶持企业,他给出“扶大不扶小,扶强不扶弱”、“先建后补”的建议。

接着,实践团队走访了金寨县的茶产业龙头企业——安徽省金寨县金龙玉珠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明松介绍,茶业基地种植的茶叶品种繁多,主要以金龙玉珠、六安瓜片、黄大茶、白茶为主,他从品牌效益、茶旅结合、基地整改三方面概括了自己的企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7月22日,调研第一站来到安徽金寨迎客松茶旅有限公司,该公司以红绿蓝三色理念为依据,着力打造红色景地、绿茶文化、蓝色水库茶生产茶旅结合的现代化茶企。执行董事陶林在交流中谈到由于茶叶采收机械化、标准化得不完善,各茶户产品品质不统一使得经济效益得不到最大幅度提升。针对标准统一问题,该公司每年会对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但效果仍不理想。随后在负责人引领下,实践团成员参观主要用于精制黄大茶和绿茶等出口产品的自动化批量生产车间,了解公司发展情况。

调研第二站来到大别山香源茶叶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营黄大茶、炒青绿茶,产品以出口为主,内销为辅,并形成了独特的“黄茶世家”茶文化。在与负责人巩长团交流中,实践队员简要询问公司概况和企业发展情况,并就茶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了解公司目前的问题现状。

下午,调研团来到油坊店乡镇委员会与当地领导及乡内各茶企带头人开展座谈会,乡农技中心主任江涛介绍该乡八大产业之一的龙头茶产业主体情况,简要概述该乡在绿色生产、传统工艺、产园建设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一村一品”示范村面冲村书记黄尊云介绍该村茶产概况,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致力发展绿色产业,将绿色防控落到实处,打响名声,带动了企业发展。介绍结束后,调研团与各企业负责人就茶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并详细记录。之后调研团将根据调研成果有针对性开展成果汇报,统一汇集金寨县各乡镇茶企茶厂在投资、运营、加工、销售多方面问题,并提供可行建议,助力红色老区茶山支柱茶产业发展。

本次“红色老区茶山行”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走访金寨县各大龙头企业以及中小型茶厂,问诊把脉,调查当地茶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利用当地环境优势,促进茶产业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振兴。寻访红色足迹、重温红色记忆,推动当地茶产业茶文化的共同繁荣,打造红色老区新面貌。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红色老区茶山行团队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