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县:稻渔共作盘活“一亩三分田”(1)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11-18
  “这300亩稻田是我们的稻虾共作示范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米质特别好,市场价可以卖到每公斤8元至16元,虾米已全部被预订,龙虾产量可以达到亩产75公斤,里边还有野生的泥鳅和黄鳝呢!对面的这100多亩养的是茭白虾,再往前的那100多亩是莲藕虾……”日前,在罗山县举行的全省稻渔综合种养暨“四优四化”优质水产品专项产业扶贫现场会上,该县稻渔共作田地里的“新品种”让前来观摩的专家、领导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种植养殖大户们目不暇接。
  “我们这儿水源丰富,特别适合搞稻渔种养。今年我家流转的500多亩‘稻虾田’仅小龙虾就净赚了45万多元。我们子路问津种植养殖合作社带动42户贫困户脱贫,小龙虾为每户最低增收1000元。在今年镇上举办的龙虾节和摄影节上,龙虾和虾稻米都不够卖!”提起今年的收成,子路镇种植大户陈贵权高兴得合不拢嘴。
  “罗山县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很规范,脱贫带动效果好,值得在全省借鉴和推广。”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耕在现场会上对该县稻渔种养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罗山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及河南省“渔业十强县”“菜篮子”生产大县。近年来,在省“四优四化”项目带动下,该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抓手,采取“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大力发展稻渔产业,既生态环保又增加贫困户收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
  为全面推广稻渔种养,该县把奖补资金由去年的560万元增加到今年的1800万元。在技术保障上,该县与信阳农林学院合作,建立稻渔共作微信群,及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开启了河南省首单小龙虾保险业务,其中贫困户的全部由县财政买单,养殖保险面积达到应保尽保,解除了种养农户的后顾之忧。同时,为确保农户种得好养得好还能卖得好,县里还推介引导10余家大型经销商落户罗山,探索龙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健全了县乡销售网络。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