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玉山标本兼治确保高质量脱贫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11-21

  一边是扶贫车间里,贫困户变身企业职工,紧张有序进行生产;一边是在村居的“感恩加油站”里,时而有贫困户前来,用自家的积分开心地换回日常生活需要的香皂、牙膏、食用油等物品……这是日前记者在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基层采访看到的两个相映成趣的画面。在精准扶贫中,玉山县一方面通过抓好产业就业解决贫困户增收难题,尽快改善生活条件,一方面通过建设“感恩加油站”,切实提高贫困户就业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源头上帮贫困户铲除穷根,从而确保如期高质量真脱贫,并为遏止脱贫返贫下好先手棋。

  脱贫攻坚进入“爬坡过坎”关键期后,玉山县委、政府把产业就业作为决战决胜的抓手,先后制定出台了三个文件和28条措施,从税收、土地、供电、小额信贷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南山乡是该县较早创办扶贫车间的乡镇之一,该乡采取“三式”(厂房式、作坊式、基地式)、“四建”(政府建、企业建、外商建、政府企业联建)的发展模式,今年投入300多万元资金,新建1500多平方米扶贫车间,吸引了众多在外创业人士回乡领办扶贫车间。贫困户邓淑苹身有残疾,以前只能在家洗衣做饭。扶贫车间建起来后,她到车间做些简单的工作,一天也能赚个80来元,如今生活变得充实而幸福。港口村引入老板程阳金办起了扶贫车间,解决就业的90多人中大部分为贫困户。其中一个车间直接办在贫困户易地搬迁点,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增收。目前,玉山县已建扶贫车间(作坊)216个,在建128个,带动贫困户脱贫720人;建成扶贫基地182个,带动1598户贫困户就业增收。

  贫困户致贫,大部分根源都在“人”上。有的创收技能少,有的好吃懒做,有的干脆盯着政府“等靠要”。为了从源头上治理贫困,玉山县在符合条件的村居办起了“感恩加油站”,把一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干部结对帮扶钱物、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等都放进“感恩加油站”这个“蓄水池”,不直接发放给贫困户。村居通过参与产业发展、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环境治理、义务劳动、弘扬美德、参加公益等6方面的表现,对贫困户进行打分,实行正向激励,每月一评,贫困户用积分到“感恩加油站”换取食用油、酱油等生活用品;同时,村居还在参与赌博、闹邻里纠纷、不孝敬老人、懒惰不劳动等7个方面对贫困户实行反向约束,哪家违反其中一条,当月积分归零。下塘乡新塘村的贫困户罗来生以往喜欢打麻将,“感恩加油站”建起后,罗来生从此再也不打麻将,跑到城里做起了小区保安,夫妻俩凭靠着辛勤工作和每月努力攒的80多积分换取价值80多元的柴米油盐等日用品,紧巴巴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曾是两个月“积分王”的贫困户许联平,靠3万元扶贫贷款办起了碾米厂,预计年收入有五六万元。如今他已有能力回馈社会了——对贫困户加工大米、红薯粉等,全部实行减半收费。据统计,目前该县已建成83个“感恩加油站”,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既扶贫更育人,贫困户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等靠要的少了,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既治标,更治本。伴随着扶贫车间和“感恩加油站”的双向发力,玉山县脱贫质量大幅攀升,大部分贫困户都有了自家的产业或就业支撑,一大批贫困户正向着小康户迈进。截至目前,该县18个“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已经脱贫摘帽14个,贫困发生率已由5.69%降至为1.52%。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