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开启“智能模式”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11-26

今年以来,受非洲猪瘟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国生猪供应面临大考。岁末将至,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必将推动各地生猪养殖进入复产、扩产的新模式。近日,记者在一些生猪养殖大省走访发现,许多互联网企业纷纷开启智能养殖,通过大数据、图像识别、语言识别、物流算法、怀孕诊断等智能运用,探索高效率、风险可控的生猪养殖模式。

11月15日至18日,在江西南昌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新希望集团带来的AI养猪技术赚足了眼球。据介绍,该技术对栏舍里的每头猪匹配一个专属ID,ID能够记录和监控猪的数量。栏舍的高清摄像头还可以对猪仔的毛发和行为状况等进行跟踪、记录、分析,判断每头猪的身体状况和生长情况。

近日,记者在长白山腹地的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养殖场也发现了类似的养殖场景。与传统猪舍脏乱臭的环境不同,这里的二师兄们享受着超五星级的生活待遇配备有养殖巡检机器人、3D摄像头、伸缩式半限位猪栏走进圈舍,只见棚顶轨道中,巡检机器人密切注视着二师兄们的饮食起居,据该养殖场负责人介绍,这里还通过饲喂机器人实现无人值守喂食。系统通过猪脸识别技术来指导投喂饲料,既能减少浪费,也能结合实际选配粥料,提高猪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率。过去,一名饲养员能管理200头猪。如今,有了这个智能投喂系统,一人可以管理800头猪。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慈航镇大塘村,一座占地150多亩的种猪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该公司负责人曾民告诉记者,该猪场能年出栏生猪12万头,明年1月将正式投用。

目前,该养殖场已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采用AI人工智能养殖技术,通过轨道机器人和红外摄像头进行监测,再通过数据分析,每只猪的身体状况和生长情况尽在掌握。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