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土地”如何走出“不赚钱困境”(2)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12-06
  记者了解到,由于生产成本上涨、种粮收益逐渐降低,在种地还是打工挣钱的选择面前,有的农民利用农闲外出挣钱,有的则将土地撂荒,举家外出打工。
  “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地没人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青岚山乡青湾村党支部书记杨永吉说,近几年,随着青壮年村民外出务工,部分耕地出现撂荒情况,地里杂草丛生。去年,青湾村8800亩耕地中,土地撂荒313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超过35%。据统计,青湾村外出务工人员有417人,占全村总人口35.5%,其中整户外出完全弃耕的有76户,弃耕土地2209亩,因地力条件差、村民季节性务工弃耕847亩。
  青湾村耕地撂荒问题并不是个例,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对全省耕地撂荒情况进行了初步核查,全省共有撂荒地面积226.4万亩,占全省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49%。
  在95%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的贵州,由于土地资源相对较少,罕有成片土地撂荒的现象。但记者走访毕节市、六盘水市、遵义市等地发现,土地撂荒不在少数。
  “我们这里的土地,有的是整户外出打工全部撂荒,有的是壮劳力外出部分撂荒。”家住六盘水市水城县某镇一村民告诉记者,他家的土地就撂荒了不少,“只种比较肥沃的一块平地,剩余的都撂荒了。”
  记者在该镇调研发现,由于土地收益低,一些村民选择将自然条件差、位置偏远的山地撂荒。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