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着力稳定发展生猪生产 2年时间实现猪肉综合自给率70%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12-20

  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成为牵动百姓生活的热门话题。记者从天津市农业农村委获悉,该委会同市发展改革、财政、市场监管、商务、规划和自然资源等部门,通过防非洲猪瘟疫情、稳定恢复生猪生产,储备冻猪肉、加大牛羊禽肉等猪肉替代品供应,与生猪产销大省建立更加紧密生猪和猪肉产品供应机制等多举措,增加市场肉品供应。今年年底,本市生猪出栏数将达215万头,综合自给率达45%。

  优化生猪产业布局。统筹考虑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和节水控沉等多种因素,本市重点在蓟州、宝坻、武清、静海、宁河和滨海新区45个适宜发展养殖的乡镇打造17个畜禽养殖基地,加上本市企业在外埠的生猪养殖基地,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实现可控猪源360万头,实现猪肉综合自给率70%的目标。

  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帮助天津市食品集团发展“百万头”生猪项目,引进新希望六合、瑞普等大型企业落地天津,发展集育种、饲养、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

  推动现有企业转型发展。扶持基础条件较好的中等规模养殖场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鼓励和支持大型养殖企业带动中小场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推动种业发展。帮助本市3家核心育种企业建立以商业化育种为目标的种猪自主创新体系,增强制种、供种能力,满足市场对优质种猪需求。

  推动生猪产业绿色发展。2020年继续实施种养循环示范场创建活动,在完成规模场粪污治理工程基础上,明年再打造80家种养循环示范场,有效化解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

  推动生猪屠宰转型发展。鼓励和引导企业推进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冰鲜上市,在河北、辽宁、内蒙古等生猪主产区地建设养殖和屠宰加工基地,增加供给能力。

  为确保上述措施的落实落地,天津市农业农村委还将构建扶持生猪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产业技术体系、现代动物防疫体系和责任落实体系,推动生猪生产尽快恢复,实现转型发展。(记者黄建高)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