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京互联网法院:网上官司网上打 网络纠纷有说法(4)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1-20
  “天平链”是如何在此案中发挥作用的呢?
  原来,原告公司曾向第三方存证平台申请被侵权电子数据存证,并且通过跨链操作将版权区块链的摘要数据在“天平链”上存证。通过大数据监测发现,本案原告在其平台上存证的电子数据被侵权,相关的侵权图片线索通过版权链收集再次在“天平链”上存证。
  当诉讼发生时,北京互联网法院电子诉讼平台调取“天平链”进行自动验证,验证结果显示涉案证据自存证到“天平链”上后,未被篡改过,得出区块链存证“验证成功”的结果。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朱阁向笔者介绍说,“天平链”为法官减轻了负担,以往繁琐的取证验证环节如今在她这里被简化为“绿钩”和“红叉”,证据是否被篡改过一目了然。
  据了解,北京互联网法院不断丰富天平链“生态”,目前已包括版权、著作权、供应链金融、电子合同、第三方数据服务平台、互联网平台、银行、保险、互联网金融等内容。截至2019年12月31日,天平链在线证据采集数据超过1348万条。当事人通过电子诉讼平台提交的材料全部通过天平链进行了存证,在线验证证据文件4290个。
  网上案子有说法
  法律规则来护航
  互联网法院是集中管辖互联网案件的,而很多互联网纠纷具有类型新、领域广、技术性强、复杂程度高等特点,通过审理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互联网案件,不断明确网络空间交易规则、行为规范和权利边界,完善互联网司法裁判规则体系,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这是互联网法院的使命,也是其最重要的创新探索。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