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母猪要如何去提高繁殖能力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3-09

  母猪的生产能力是养殖户最担心的一个问题,这个关于到收益。那么问题来了,母猪的生产效率又是因什么决定呢?答案是母猪在怀孕期间的饲养管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养殖母猪要怎么去提高生产能力。

  首先,看环境圈舍内要阳光充足,适当通风,同时勤加打扫,保持圈舍内干燥卫生,并且要定期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源微生物入侵。母猪在妊娠前期可采用小群饲养,以3-5头一群为佳,因为在妊娠后的第一个月内属于危险期,应让母猪少运动,以免发生意外流产。但妊娠中后期必须单圈饲养,圈面要平坦,应让母猪适当运动,这样有利于促进母猪健康,胎儿生长发育和提高母猪产后的泌乳能力,但临产前要停止运动。到临产期,应为母猪提前准备专门的产房,需在产前5-7天让母猪进入产房熟悉环境。产房内要求温暖干燥,但不能过热,温度控制在18-24℃之间,产房要舒适安静,阳光充足。 其次,看营养母猪在怀孕期间所摄取的营养不只是供应自身所需,还要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并为后期哺乳进行部分营养贮备。因此,在此期间饲料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平时的营养水平,除供给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外,还应保证青绿饲料和矿物质的供给,青粗饲料如菊聚草、紫力鲜草等,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利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同时,要供给母猪充足的饮水,防止脱水或便秘。根据母猪体况进行饲料的加减,对膘情和乳房发育良好的母猪,产前35天应减料,逐渐减妊娠其饲养水平的1/2或1/3,并停喂青绿多汁饲料;对那些体况较差和乳房发育不良的母猪,产前不但不减料,还应加喂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 最后,看管理妊娠期管理的工作中心任务是做好保胎工作,创造有利环境,促进胎儿正常发育,防止机械性流产,尤其是在妊娠后期,饲养人员要加强管理。除了提供干净舒适的环境以及充足的营养外,还要保证饲料卫生以及品质,严禁饲喂发霉、变质、冰冻或有毒的饲料,以防死胎和流产。食槽要定期清洗、消毒,防止余料发霉,对猪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还容易引起流产。 另外,母猪妊娠期间要加强巡视,观察母猪食欲、饮水、排粪、排尿以及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及早处理。做好疫病的防疫工作,妊娠母猪产前还应注射仔猪黄白痢疫苗、仔猪红痢疫苗、猪伪狂犬病等疫苗,发现病猪及时诊治。此期间还应注意乳房和阴户的刷洗,防止细菌感染。

  上面这一些就是养殖母猪提高生产能力的要点,有养殖的这一些要清楚。

(第一农经整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