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坚定走创新绿色协调发展之路(2)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1-13
  “以前在山上,取暖靠烧煤,现在山下的住房是电采暖,操作简便,冷热全在自己调控中。”哈密市伊州区幸福村社区居民伊力木夏·艾萨说。
  将“绿水青山”作为“金山银山”,哈密始终将横亘哈密中部的天山视为最核心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财富,率先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设立生态功能自然保护区,坚持用最严厉的制度措施保护天山东部森林、草原、冰川、水域湿地、生物多样性。哈密是“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地区”,在这里有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草原生态系统修复、东天山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巴里坤湿地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让生态屏障作用充分显现,伊州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随着工业大气污染治理重点项目的完成,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6年,伊州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伊吾县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达89.5%、100%、100%。
  产业转型: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围绕“一产上水平”,哈密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品牌化战略让“密作”系列产品从牧场、农田直达各地百姓的餐桌;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30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哈密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及站(点)建设助力农产品营销取得硕果;62个农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
  哈密已建成新疆农副产品体验馆、新疆农副产品(郑州)交易中心、新疆农副产品信息中心,并获自治区授牌命名,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新疆绿色生态有机产品汇集的“窗口”。以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为平台,河南“好想你”枣业等一批企业和项目落地哈密,特色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紧扣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建设,1个自治区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90家自治区星级农家乐,成功实现了传统农业与三产的无缝对接。
  哈密是我国能源战略重要支点,亿吨级煤炭基地、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为主导的国家级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正加快推进,先进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加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及轻纺工业、现代服务和物流业基地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中。目前,哈密风光火电总装机规模达到1843.68万千瓦,占全疆23.5%,一批装备制造和新兴材料加工企业落户哈密,风电装备制造已实现核心设备本地化生产。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