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坚定走创新绿色协调发展之路(3)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1-15
  “疆电外送”第一通道——哈密至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为连接西部边疆与中原地区的“电力丝绸之路”,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外送电量891.987亿千瓦时。
  现代服务业成为哈密城市经济新亮点。伊州区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巴里坤创建首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伊吾县打造红色旅游基地,哈密翼龙——雅丹地质公园被授予自治区级地质公园资格,东天山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已完成向国家旅游局上报工作,“哈密旅游河南营销推广联盟”“哈密旅游河南宣传推广中心”在郑州成立,哈密逐步成为全疆核心旅游集散地和重要旅游目的地,集生态农业、医疗保健、体育健身、休闲养老等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成为蓬勃发展的幸福产业。哈密全力推进实施“金融先导示范区”“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区”“绿色金融示范区”建设,打造金融创新、产业聚集的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改革创新:推进发展的锋刃利器
  今年1月,一个名为“4321”政银担合作模式在哈密正式推行。这种由政府、担保、银行共担风险的担保贷款新模式实施以来,已累计为20家中小企业做了推荐,贷款金额1400多万元。
  新疆王液酿造有限责任公司作为“4321”政银担的首批受益者之一,其负责人罗晓军解释道,以前融资难,融资成本也高,而“政银担”直接降低了公司的融资成本。“享受了政策红利,我们定会为带动哈密就业,促进哈密经济建设持续发力。”罗晓军说。
  改革创新带来的变化还不仅如此。自哈密被中国科协确定为全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后,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全国15个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之一的哈密集聚效应渐显,哈密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上报国务院审批,哈密科技创业孵化园、新疆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哈密工业循环经济产业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顺势建成,1个国家认可的企业技术中心、2个自治区认可的企业技术中心、5个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和6个博士后工作站提升了哈密创新驱动能力。
  目前,哈密所引进的148名高学历人才已尽所用。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首个地区级分中心落地哈密,全国首个综合能源信息平台实现互联网与综合能源基地深度融合,全疆首个煤炭交易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在哈密上线。新疆洁净能源技术研究院立足哈密、放眼全球,构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快捷模式。9家世界500强、20家中国500强企业先后入驻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