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产业脱贫办公室 关于认真开展产业扶贫“百日行动”的通知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6-02

  陕产业脱贫办发〔2017〕29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有关县、区人民政府,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产业脱贫办公室各成员单位,陕西金融控股集团: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聚焦问题抓整改,脱贫攻坚特别是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地仍然存在对产业扶贫重视不够、产业细碎化雷同化、项目资金落实不到位、帮扶不精准不实在等突出问题。目前,距离年底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为切实做好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现提出产业扶贫“百日行动”六项措施。

  一、抓产业覆盖

  围绕每个贫困村有一个特色产业、每个贫困户有一个长短结合增收项目的要求,抓住秋季农作物倒茬有利时机,推广优良品种、大苗栽植,促进矮砧苹果、山地苹果、猕猴桃、核桃等果园新建和老园改造,确保长效产业对贫困户的覆盖度。落实果畜菜茶后期管理,努力实现全年果品1500万吨、蔬菜1750万吨、茶叶11万吨及100个规模养殖场、200个家庭牧场等任务,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对应建未建或建而未成的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二三产业项目,特别是与贫困户增收密切相关的果蔬冷藏库、马铃薯贮藏窖、红枣烘干窑等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要研究解决问题,倒排工期。对能拉动农户生产就业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项目,要利用秋冬淡季空闲时期,加紧建设提升。加大光伏扶贫覆盖度,力争第一批26万千瓦项目建成并网,带动更多贫困户受益。

  二、抓产品促销

  秋季是农产品集中上市的重要时期,销售环节直接关系到农民全年收益和贫困户脱贫增收。围绕秋季收获的水果、蔬菜、畜禽产品,各地要积极开展品牌化宣传促销活动。市县要利用全国农交会、杨凌农高会、贵州农交会、苏陕农产品展销会及在我省召开的世界苹果大会、猕猴桃大会等大型展会机会,认真组织征集贫困地区苹果、猕猴桃、茶叶、富硒产品等特色农产品,设立品牌宣传专区,进行专场推介。密切对接医院、高校、企事业单位,到贫困县贫困村直采产品和团购团销。发挥大型商场、超市、社区及媒体平台作用,促进贫困地区优质产品展销展播。依托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建立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馆,发展农产品网络预售、实时促销。有条件的贫困村特别是深度贫困村,要建立电商销售平台,线上线下结合,让电商进村、产品进城。

  三、抓项目到户

  立足贫困户“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完善产业扶贫规划,理出产业发展项目清单,逐个项目抓落实到户。各地要迅速开展一次产业扶贫项目督查,重点检查项目实施进度、与贫困户匹配程度、覆盖到户情况,确保第三季度末80%以上的资金落实到项目,11月底90%以上的项目落实到贫困户。对错过季节或多年未实施无法到户的项目,要按程序申报调整,必要时追回资金、严肃问责。2017年度省级产业扶贫切块引导资金支持的产业发展项目,12月10日前要完成100%实物工程量。从2018年开始,当年安排的产业扶贫项目必须当年完成、当年覆盖到户。市县要组织科技人员、帮扶干部、能人大户,采取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子或“技术托管”形式,加强生产一线实训和手把手指导,尽快让每个贫困户都掌握1-2门学得会、见实效的生产技能。搭建科技帮扶“110”平台,通过热线电话、视频系统、上门服务等途径,及时解决贫困村贫困户集中反映的技术问题。对暂时缺乏技术、不具备承担项目条件的贫困户,落实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主体帮带机制,由主体签订带动贫困户协议,可以将部分财政扶持资金折股量化给贫困户,也可以吸纳贫困户务工就业。对不落实协议要求的,督促及时整改,整改不力的不得再享受扶持。

  四、抓政策落实

  各地各级部门要认真落实中省脱贫攻坚优惠政策,统筹人力、财力、政策资源,集中投向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贫困县要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整合资金用于产业扶贫的比例不得低于50%。各地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拨付资金,做好市县、镇村项目资金衔接。市级对今年仍未分解下达到县的专项扶贫资金,要于9月20日前全部分解下达到位。县级对分解下达的专项扶贫资金,除县级直接实施的项目外,要于9月底前全部拨付到项目乡镇。今年年底前,市县产业扶贫专项资金结余结转比例不得超过5%。市县财政部门要建立财政扶贫资金安排告知制度,资金下达后5个工作日内主动告知业务主管部门。市县政府要建立产业扶贫投融资平台,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各县应于9月底前补足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保持5-10倍放大规模,力争贫困户有效申贷获得率达到100%。对深度贫困地区、年度脱贫摘帽县及合力团入股开发的产业扶贫项目,省扶贫产业基金要及时跟进投资。

  五、抓“三变”改革

  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也是脱贫摘帽的重要指标。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础上,依托“三变”改革,4个年度摘帽贫困县要整县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1261个年度脱贫村要进行全覆盖。其他贫困县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要扩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探索资源资产折股量化。坚持“分类施策、同步推进”的思路,建立集体股和个人股分类处置的办法。对已经形成经营性资产的村组,组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推动资产折股量化到全体成员,设立贫困户优先股。对没有形成经营性资产的“空壳村”,组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把财政投资形成的设施农业、养殖、光伏、乡村旅游等固定资产,以及部分财政扶贫资金、涉农整合资金,以集体股形式壮大集体经济。推行“党支部+集体经济+‘三变’改革+贫困户”模式,发挥“党支部+”优势,建立产权明晰、股权明晰、管理规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拉动国有(民营)企业与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相互入股,发展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

  六、抓考核督查

  对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自查改进,提高工作实效。省上建立严格的督导考核长效机制,9月下旬进行产业扶贫专项督导,年底组织开展交叉考核。督导考核省产业脱贫办成员单位工作任务落实、沟通协作、信息共享情况以及对市县对口行业部门协调指导情况;贫困县区政府资金整合及用于产业扶贫情况,规划、资金、项目、措施等衔接落实情况,产业覆盖、主体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任务完成情况;市县农业部门产业脱贫牵头抓总作用发挥、政策宣传贯彻、技术帮扶到户、项目库建设等情况;陕西金融控股集团融资配股、基金投放、贫困县分公司或子基金组建、财务报表制度落实等情况。依据考核结果,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县区及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问题较多的予以通报批评,确保产业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落到实处。

                                           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产业脱贫办公室

                                               2017年9月11日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