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播籽粒玉米和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6-02

  复播籽粒玉米和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一、复播籽粒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南疆复播玉米于6月中下旬开始播种,7月上旬必须播完。

  复播玉米田管技术措施如下:

  (一)播前准备

  复播玉米要突出一个“早”字,抢时、早熟。

  1.浇足底墒水(麦黄水):要求灌水均匀,渗透一致,保证土壤墒情一致。

  2.麦收后及时浅耕灭茬:麦收后,抓住时机,进行浅耕灭茬,浅耕要求15~20cm。旋耕1~2遍,耕地整地一致,耙地平整、均匀。

  3.种子准备:选用适宜品种,清除霉变、破碎、混杂及有病虫害的种子。播前晒种,或用玉米包衣剂包衣处理,提高出苗整齐度。

  (二)播种工作

  1.适期早播:适宜播期为6月10日~7月5日,最迟不晚于7月10日,成熟期不超过10月5日。

  2.种植方式:“70+40”cm的宽窄行方式或“50+50”cm的等行距方式,一般株距20~25cm,铺膜玉米应在头水前揭膜,防止土壤污染。

  3.播种方法:采用半精量、精量播种机点播,要求播行端直,接行准确,株行距一致。

  4.播种量:3~3.5kg/667㎡。

  5.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以6-8cm为宜。若土壤墒情不足,应深播8~10cm。播种时全田土壤墒情一致,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严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做到一播全苗。

  6.施足基肥:施农家肥2000~3000kg/667㎡、磷肥20~25kg/667㎡、钾肥5~8kg/667㎡做基肥,以深施、早施、适量为宜。

  (三)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①早查苗、补苗:播种后6~8d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及时破除板结,以免影响正常出苗。现行后,缺苗断垄处及时补种,保证全苗。

  ②早间苗、定苗:及时间、定苗是减少弱株率,提高田间整齐度,保证合理密植的重要环节。3片叶时开始间苗,4~5片叶时定苗,定苗时多保留计划密度的5%。

  ③早中耕、除草、松土:出苗现行时,及时中耕松土。第二次中耕定苗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追肥前结合除草进行。适当蹲苗培土,促进次生根生长,提高抗倒伏能力。

  ④防治虫害:苗期的主要害虫为地老虎。

  防治方法:调整播期,适时早播,避开害虫为害高峰期;使用相关药剂包衣的种子。

  2.中后期管理

  ①分次追肥:南疆复播玉米第一次追肥应在小喇叭口期(展开叶8片),此期玉米进入雌穗小花分化期,施尿素15~20kg/667㎡。第二次追肥应在抽雄前8~10d,追施尿素5~10kg/667㎡。条施或穴施。对于保肥性差的土壤,进行分期追肥,不要一次施肥量过大。

  追肥一般采用条施或穴施,距玉米植株10~15cm处开沟深施10cm左右。

  ②灌水:及时灌头水(小喇叭口期,出苗后20~25d),灌水选择无风日进行,第二水时间在头水后10~15d进行,保证玉米生长发育正常,降低空秆率,提高单株生产力,全生育期浇水不少于4次。

  ③及时除草:生长后期及时防除杂草,割除空秆、无穗植株及生长发育缓慢的植株,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籽粒饱满。

  ④防治玉米虫害:中后期玉米的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螟、蚜虫、叶螨、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等。

  防治方法: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四)及时收获

  当玉米穗上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粒型等特征,75%左右籽粒出现黑层,即可开始收获。收获的果穗必须晒干,一般以果穗堆垛或挂于通风处风干贮藏为宜。以籽粒入库贮藏时,含水量必须低于14%。

  二、复播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1.浇好麦黄水:小麦收获前7d左右浇麦黄水,南疆6月初,北疆6月中下旬,做到一水两用。

  2.施足底肥,及时耕翻播种:麦收后及时拉运,清理田间麦草,基施尿素15kg/667㎡、磷铵10kg/667㎡,立即耕翻,边翻地、边整地播种。

  3.有条件的可免耕播种:麦收后抢墒用免耕播种机免耕播种,播深4~5cm,带种肥10kg/667㎡。其中尿素5kg/667㎡、磷铵5kg/667㎡。

  4.株行距设置:采用1.4m幅宽地膜,一膜3行,平均行距53cm,株距25cm,保苗密度4500株/667㎡左右;作青贮用株距10cm左右,保苗密度1.1~1.2万株/667㎡。

  5.中耕除草:出苗后,中耕除草1~2次,中耕深度10~15cm。

  6.重施拔节肥:灌水前机械条施化肥或人工穴追尿素25~30kg/667㎡。

  7.及时灌水:复播玉米6~7叶期及时灌头水。缺墒地块定苗后立即浇水,每次灌水量80m3/667㎡左右。以后间隔15~20d浇水一次,共4~5次。

  8.收获:青贮玉米的最适收割期为玉米籽粒的乳熟末期至腊熟前期,此时收获可获得产量和营养价值的最佳值。青贮玉米植株含水量在70%。一般抽雄后35~40d。

  9.病虫害绿色防控:以生态区域为单元,采用植物免疫诱抗技术、生物制剂防治技术、农药增效剂(助剂、调节剂)减量控害等技术,筛选适用性强的高效植保机械和配套施药技术,探索、试验和推行喷雾助剂辅助、精准施药等新型施药技术,抓好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深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切实提高病虫害绿色防控效果。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