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屡出奇招探索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新路径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7-27

内江市屡出奇招探索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新路径

农村面源污染一直是造成河流污染、水质变差的重要因素,如何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内江市创新“三点一线”治理法。

严控重点行业

调整畜禽禁养区范围,将东兴区郭北镇等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陆域面积纳入禁养区,全力保障农村饮用水源安全,确定畜禽养殖禁养区168个,禁养区面积699平方公里。推行持证排污制度,对农村畜禽行业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基础信息、发证和登记、排污管理3张清单,严格畜禽行业排污管理,推进畜禽行业规范排污。

聚焦环境痛点

以农村聚居区、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为重点,统筹推进“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争取到位“千村示范工程”以奖代补资金1755万元,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创新“一并两改三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思路,先易后难、先重点地区后一般地区,分批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全市约55%的行政村已具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修复重点地块

加快土壤修复项目编制,隆昌市双凤镇牛棚子片区污染地块及其周边农用地土壤环境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等3个土壤修复项目,正通过专家评审。全力推进东兴区椑南镇三湾片区土壤修复,修复土壤面积119.2亩,其中水田34.8亩,旱地84.4亩,目前,已完成玉米种子、化肥采购与分发,即将完成水(旱)田钝化剂施撒。

延伸监管线条

组建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技术指导组,按照“感官识别、问卷识别、监测识别”三个层级,对村民数量达15户或50人以上的主要集聚区500m公共范围内的黑臭水体进行排查,首次排查出农村黑臭水体25条。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自查自评,联合农业农村、城管执法、卫生健康等部门对全市20%以上项目整治成效进行核查,完成《2019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核查情况的报告》的编制,责令整治成效差的项目进行整改,确保整治成效。(沈俊、赵霖)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