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革命将再次释放农业产业价值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6-30

   农业数字化通常被认为是新的农业革命,毫无疑问,它为农业从业者及农业相关利益者创造了新的生产力和效益。

  近年来,数字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地运用,“互联网+现代农业”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在甘肃陇南,一个土鸡蛋从线下的5毛钱卖到线上的2元钱;一公斤土蜂蜜从30元卖到50元;拥有青山绿水的云南贫困地区走出了一条“电商平台+农特产品+休闲旅游节”的生态扶贫、绿色扶贫之路。

  虽然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得如火如荼,但由于其自身的弱质性,数字资源体系建设基础差,农业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服务业以及电力、金融、水利、气象等行业和领域相比,仍然较为落后。

  1. 大数据是农业数字化的前提 

  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关键在于数据,同样,农业数字化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数据。

  当前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开始加大对农业大数据技术的投资,以此获取更多的产供信息,推动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为支撑的智慧农业发展,助力农业参与者数字化转型升级。

  同时大型农业公司,借助自身的行业优势,采集、捕获生产、供应、销售等全产业链数据,并借助数字技术优势为自身战略决策提供建议,同时向供应链各参与方共享数据信息,完成对供应链的全程掌控,以确保有足够的资源和库存满足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

  2. 农业数字化服务所有涉农产业主体 

  农业数字化不只是服务规模化农场,还将服务于中小农户。

  我国有9亿多农民,生产主体多为中小散户,虽然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但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农经济在我国将长期存在。虽然某些智能机械不适合在碎片化的场景使用,但科学生产理念需求强劲。

  数字化赋能小农经济,将有效降低生产投入成本,提高收益。如通过获取土壤成分,减少肥料、农药使用;通过获取生猪养殖数据,实现饲料、兽药精准使用。如借助数字化平台推算的“市场供需数据”,指导生产者按需生产、价高出售。

  虽然数字化能够改变小农经济,但目前存在多数农业企业不愿意参与的情况。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高质量发展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分散的小农经济将逐步整合,爆发出更大的市场潜力,未来企业应着力推进构建数字资源体系、建设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强化数字技术服务、建立行业数字标准,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最终搭建以企业主导的“共生性生态体系”。

  3. 农业数字化将再次释放我国农业潜力 

  随着数字红利的释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然而“农业数字化”与“工业数字化”不同。我国工业以标准的流水线生产、成熟的管理模式、强劲的资本优势、完善的人才储备,率先完成了数字化升级,并产生了“引领”各行业发展的高科技企业。

  而农业在人才、资本、管理、生产等方面落后于工业,“农业数字化”还在艰难探索中,虽然产生了大型“农业互联网企业”,但农业上下游结构复杂,需要多个企业进行合作、开发、推广,推动该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要想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必须加快把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做优,快速提升所占GDP的比重。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不仅可以改变我国农业领域的生产方式,还可能重塑我国农业产业生态。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